第35章:龙城飞将的野望(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冬去春来,北疆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但战争的机器已经全速开动。蒙恬被正式任命为北伐大将军,总督三十万大军及一应边郡事务,剑指匈奴。咸阳的诏书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粮秣、器械、民夫从四面八方汇聚向北疆,通往九原的官道上,车马辚辚,日夜不绝。李默的将作少府监丞府(仍常驻北疆工曹府)和神机营,成为了这场大战准备工作中最耀眼的核心。皇帝和蒙恬的期望,帝国资源的倾斜,都化作了沉甸甸的压力与动力。
神机营的装备终于在开春前全部完成。 三千杆闪烁着冷冽寒光的“神机铳”配备到位,每名铳兵还配发了一柄精钢短刃用于近身格斗,以及标准化的弹药袋、清理工具。工曹府下属的火药坊和弹丸坊开足马力,生产出的颗粒火药和铅弹堆积如山,足以支撑神机营进行数次高强度的战役。
装备问题解决后,李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最终的战役级合成演练之中。神机营不再单独训练,而是开始与蒙恬派来的精锐步兵、骑兵进行大规模协同演武。
演武场设在一片模拟草原地形的广阔区域。
场景一:防御匈奴骑兵冲击。
由北疆军团骑兵扮演的“匈奴骑射手”,如同旋风般袭扰而来,箭矢如雨。只见神机营迅速以百人队为单位,收缩成一个个结构紧密的空心方阵。铳兵们面无惧色,第一排蹲踞,铳口从前排士兵肩隙或特意架设的简易盾牌缺口伸出;第二排站立,铳口越过前排头顶;军官居于阵中,冷静观察。
当“匈奴骑兵”进入百步距离,试图绕阵骑射时,赵贲一声令下:“第一列,放!”
“轰!”
雷霆般的齐射响起,冲锋在前的“敌军”人仰马翻!浓厚的硝烟还未散尽,“第二列,放!”的命令接踵而至!第二轮齐射再次给予重创!
“匈奴骑兵”试图凭借速度贴近,但面对四面皆是的铳口和持续不断的轮射,根本无法突破这刺猬般的防御圈,最终只能在丢下大量“伤亡”后悻悻退去。观战的步兵将领看得目眩神迷,以往需要结厚阵、依靠长戟大盾才能抵挡的骑兵冲击,竟被神机营以如此方式轻易化解!
场景二:步、铳、骑协同进攻。
演练进攻一个“匈奴营地”。神机营作为中坚力量,以线性阵列向前稳步推进,提供持续的火力压制。精锐步兵手持大盾和长戟,护卫在铳兵两翼及前方,格挡零星射来的箭矢,清除可能的近战威胁。而骑兵则游弋在外围,负责侦察、驱散小股敌军,并在神机营撕开敌军防线后,发起雷霆万钧的追击和扩大战果。
三者配合起初生疏,时有脱节。但在李默、各部队指挥官以及蒙恬派来的参军们不断调整、磨合下,协同越来越顺畅。神机营的远程火力、步兵的稳固防御、骑兵的机动突击,开始逐渐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展现出强大的攻坚和野战能力。
这些合成演练的成果,被详细记录并呈送北伐大将军幕府。蒙恬与麾下谋士仔细研究后,对李默和神机营的评价再次提升。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支装备了新式武器的部队,更是一颗能够改变传统战争模式的种子。
然而,就在北疆积极备战时,来自匈奴内部的详细情报,由深入草原的斥候和投降的胡人陆续传回。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情报中——冒顿。
此人是头曼单于的长子,原本的太子。但头曼宠爱新阏氏(匈奴王后),欲废长立幼。据传冒顿因此心生怨恨,其人性情坚忍,手段狠辣,且极具野心。他训练了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鸣镝卫队”,以其鸣镝所指为号,部下必须随之射箭,违令者斩。他甚至曾以鸣镝射向自己的爱妻、父亲的宝马,以测试和锻炼部下的绝对服从。
“头曼老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