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管家发难,舌绽莲花巧辩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尤其是涉及逝去的亲人,

    更是平添几分神秘和不可质疑的色彩。

    苏惟瑾趁热打铁,继续加码,哭得更加“情真意切”:

    “小人刚才在窗外,

    听得先生讲到《论语》传本,

    不知怎的,就想起了爷爷梦里的教诲…

    一时恍惚,还以为是在梦里…

    才…才脱口而出…小人知错了!

    小人再也不敢了!求管家老爷饶命啊!”

    他一边说一边砰砰磕头,

    额头上很快就见了红印,

    显得无比凄惨可怜又“孝心可嘉”。

    这一番唱作俱佳的表演,信息量巨大:

    知识来源(逝去爷爷托梦,死无对证)、

    动机(思念亲人,孝心驱动)、

    性质(无心之失,并非有意挑衅),

    全都圆上了!

    还把一件“僭越犯上”的大事,

    巧妙扭曲成了一出“感天动地孝子思亲”的苦情戏码!

    张福彻底被唬住了。

    他盯着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的苏惟瑾,脸色变幻不定。

    他本能地觉得这事有点邪性,

    哪里不对劲。

    一个做梦的奴才,

    能说出连钱秀才都可能讲错的东西?

    但“托梦”之说又太过玄乎,

    尤其涉及祖宗先人,

    在这年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再者,这小子表现得如此恐惧懊悔,

    磕头都见血了,

    也不像是装出来的(超频大脑控制下的演技,堪比影帝)。

    若是严惩,万一真有点什么祖宗显灵的事儿,

    自己岂不是要沾上晦气?

    而且传出去,说他张福连下人思念祖父都要重罚,名声也不好听。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

    钱秀才好奇地探出半个头,

    张诚也睡眼惺忪地凑过来看热闹。

    张福瞥了一眼,心下迅速权衡利弊。

    为了这么点摸不着头脑的事,

    深究下去,于己无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想到这里,他脸上的厉色终于收敛,

    化作一脸嫌恶和不耐烦,

    仿佛沾了什么脏东西似的,

    挥挥手斥骂道:

    “滚起来!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念在你是一片孝心,又是无心之失,

    这次便饶了你!”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警告道:

    “但以后给老子把嘴巴闭紧!

    再敢在书房附近胡言乱语,

    惊扰了少爷和先生听课,

    仔细你的皮!滚远点干活去!”

    “是是是!谢管家老爷开恩!谢管家老爷开恩!”

    苏惟瑾如蒙大赦,

    又结结实实磕了两个头,

    这才“哆哆嗦嗦”地从地上爬起来,

    抓起旁边的抹布和水桶,

    踉踉跄跄、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飞快地退出了院子。

    直到转过墙角,彻底脱离张福的视线,

    苏惟瑾才缓缓直起腰,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了一口气。

    后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皮肤上,冰凉一片。

    好险!

    超频大脑缓缓从极限运算状态退出,

    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感。

    他靠在冰凉的墙壁上,平复着依旧狂跳的心脏。

    “托梦”…

    这步棋走得极险,但也极妙。

    完美利用了时代的局限性和人们的迷信心理。

    这次算是侥幸过关,

    但也再次给他敲响了警钟:

    必须更加谨慎!

    张福那双眼睛,比张诚毒辣得多!

    他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和血迹,

    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坚定。

    危机暂解,偷师学艺的计划,绝不能停。

    只是,需要更隐蔽的方法。

    他抬起头,看向书房的方向,

    里面又重新响起了钱秀才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和张诚不耐烦的嘟囔。

    知识的壁垒森严,但总有缝隙可钻。

    而他苏惟瑾,最擅长的就是在缝隙中求生,甚至…凿壁偷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