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街头偶遇‘碰瓷’戏,逻辑拆穿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县试的紧张气氛

    随着考生们涌入临时休息棚

    而暂时隔绝在外,

    广场上的人群却并未立刻散去,

    依旧三三两两聚着,议论纷纷。

    苏惟瑾懒得听张诚那些狐朋狗友吹牛扯淡,

    便寻了个由头,

    说是少爷吩咐再去买点上好的墨锭以备后用,溜出了人群。

    沭阳县城的主街白日里总是热闹的。

    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行人摩肩接踵。

    苏惟瑾揣着张诚给的几钱银子,

    目标明确地朝着城里最有名的“文宝斋”走去。

    超频大脑自动规划着最短路径,

    同时也不忘分出一部分算力,

    记录着市井百态,丰富着对这个时代的认知。

    正当他穿过一个相对拥挤的十字街口时,

    前方一阵突如其来的骚动和哭嚎声吸引了他的注意,也堵住了去路。

    只见一个穿着破旧短褂、头发花白的老汉跌坐在地,

    拍着大腿,哭得涕泪横流,声音凄惨得能穿透半条街:

    “哎哟喂!我的宝贝瓷瓶啊!

    祖传的宝贝啊!

    就这么给你撞碎了啊!

    你让我可怎么活啊!没法活了呀!”

    他面前的地上,

    果然散落着一堆白底蓝花的瓷器碎片,

    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样子。

    而被老汉哭嚎着揪住衣袖的,

    是一个穿着绸缎、明显是外地客商打扮的中年男子。

    那商人一脸惶急,额头冒汗,连连摆手解释:

    “老丈!老丈您别这样!

    我…我就是正常走路,

    是您自己转身撞上来的啊!

    这…这怎么能怪我呢?”

    周围迅速围拢起一圈看热闹的百姓,

    对着指指点点。

    大多数人看到老汉那副凄惨可怜的模样,

    又听得是“祖传宝贝”,

    天生同情弱者的心理便占了上风,

    纷纷出言指责那商人:

    “你这人怎么这样?

    撞碎了人家东西还不认账?”

    “看打扮就是个有钱的老板,

    赔点银子怎么了?”

    “就是!老人家多可怜啊!

    祖传的东西,可是无价之宝啊!”

    “赔钱!必须赔钱!”

    那外地商人百口莫辩,

    急得面红耳赤,

    却又挣脱不开老汉死死拽着他衣袖的手,

    只能徒劳地重复:

    “不是我撞的…真不是我啊…”

    苏惟瑾停下脚步,冷眼旁观。

    超频大脑瞬间启动,

    如同高精度扫描仪,

    将现场的一切细节纳入分析:

    老汉哭声凄厉,

    但眼角余光却不时瞟向围观人群的反应,

    眼神里闪烁的不是悲痛,而是狡黠和算计。

    地上那堆所谓“古董”碎片,

    碎裂得过于“均匀”和“彻底”,

    像是被人故意敲碎后撒在地上的,

    而非自然撞击跌落形成的放射状裂纹。

    几片较大的碎片断口边缘,

    釉色显得过于“新亮”,

    缺乏真正古瓷历经岁月应有的温润感和磨损痕迹。

    那蓝花的画工也略显粗糙呆板,不像精品。

    人群外围,有两个眼神游移、身材粗壮的汉子,

    看似在看热闹,实则不时交换眼色,

    身体微微前倾,隐隐将那商人围在中间,形成胁迫之势。

    典型的“碰瓷”戏码!

    而且还是个团伙作案,

    专挑人生地不熟、看起来又有钱的外地商人下手。

    眼看那商人快要被众人的唾沫和老汉的哭嚎逼得屈服,

    准备破财消灾了。

    苏惟瑾眉头微皱。

    他不是圣母,但这等讹诈勒索的勾当,实在令人不齿。

    就在商人颤抖着手准备往怀里掏钱袋的刹那,

    一个清朗却带着几分少年稚气的声音突然响起,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老丈,且慢。”

    众人一愣,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朴素的青衣小厮从人群外围走了进来,

    面容尚带稚嫩,眼神却异常平静澄澈。

    那哭嚎的老汉也愣了一下,

    随即哭得更凶了:

    “你…你谁啊?别多管闲事!

    我的宝贝瓶子啊…”

    苏惟瑾不理他的哭闹,

    走到那堆碎片前,蹲下身,

    随手捡起几片较大的碎片,

    仔细看了看,然后抬头看向那老汉,

    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

    “老丈,您说这是您祖传的古董瓷瓶?”

    “当…当然是!”

    老汉梗着脖子道。

    “哦?”

    苏惟瑾拿起一片碎片,

    指着断口。

    “那请问老丈,您这祖传宝贝,

    是何时何地,由祖上哪位先人购入或是传下的?

    出自哪个名窑?可有典故?”

    “这…”

    老汉被这突如其来的专业问题问得一懵,

    他哪懂什么名窑典故,

    支吾道。

    “就…就是祖上传的…

    我哪记得那么清楚!反正是好东西!”

    “好东西?”

    苏惟瑾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讥诮,

    又拿起另一片碎片,

    展示给周围的人群看。

    “诸位乡亲请看,

    若真是传了数代的老物件,

    这碎片断裂之处,

    釉面边缘应是温润含蓄,

    甚至有些许自然的磨损旧痕。

    可大家看看这片,

    断口如此锋利崭新,釉光贼亮刺眼,

    这像是埋土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东西吗?”

    围观人群中有几个略懂些瓷器的人凑近一看,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