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宴无好宴,乡绅来相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应对自如,既不冷落谁,

    也不特别亲近谁,分寸拿捏得极好,

    让一些本想看他笑话、

    觉得他可能上不了台面的人暗暗失望。

    然而,在这片热情洋溢的氛围中,

    有一道目光却冰冷如刺,始终锁定着他。

    苏惟瑾似有所觉,抬眼望去。

    只见花厅角落,

    孙志远正端着一杯酒,

    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今日孙志远穿着一身宝蓝色杭绸直裰,

    头戴方巾,依旧是翩翩公子打扮,

    只是那脸色着实算不上好看,

    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礼仪,

    眼神里的嫉妒、不甘和轻视却几乎要满溢出来。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

    孙志远像是被烫到一样,

    迅速移开视线,

    假装与身旁之人说话,

    但那僵硬的侧脸和微微泛白的指节,

    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怎能平静?

    昔日被他视为粗鄙奴仆、

    连正眼都懒得给的人,

    如今却成了府试案首,

    风光无限地站在这里,

    接受着他家长辈和本地乡绅的追捧!

    而他孙志远,堂堂员外郎之孙,

    县学廪生,却成了陪衬!

    这口气,他如何咽得下?

    很快,宴会开始。

    孙万年在主位作陪,

    这位致仕的老官员须发皆白,

    面容清癯,眼神锐利,

    带着久居官场的威仪。

    他倒是显得颇为大度,

    举杯向苏惟瑾敬酒:

    “苏相公年少有为,

    一举夺魁,老夫听闻亦是欣喜不已。

    望你戒骄戒躁,院试再创佳绩,

    为我沭阳争光。”

    话说得漂亮,眼神却带着审视,

    仿似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

    苏惟瑾起身,双手举杯,姿态放低,

    话却说得不卑不亢:

    “孙老大人谬赞。

    晚辈才疏学浅,

    惟谨记‘惟精惟一’之训,

    埋头苦读罢了。

    至于功名,尽人事,

    听天命,不敢强求,

    但求无愧于心。”

    “惟精惟一?

    好!说得好!”

    孙万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少年应对得体,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确实不像个普通农家子,

    更无半分奴仆的畏缩。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

    话题自然围绕着科举、

    文章以及即将到来的院试。

    不时有人“请教”苏惟瑾对某篇经义的看法,

    或是对时政的见解,

    看似讨教,实则暗藏考较。

    苏惟瑾超频大脑运转,

    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观点往往新颖独到,

    却又能在传统框架内自圆其说,

    听得众人时而惊叹,时而沉思。

    即便遇到刁钻问题,

    他也能巧妙化解,

    或是以“晚辈浅见,

    恐贻笑大方”谦逊带过,

    让人抓不住错处,反而更觉其深不可测。

    整个宴席,他俨然成了绝对的中心。

    孙志远被完全边缘化,

    几乎插不上话,脸色越来越青,

    只能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

    心中的妒火几乎要将他烧穿。

    宴至中途,孙万年似乎无意间提起:

    “听闻苏相公与张家似乎有些…误会?”

    来了。

    正题来了。

    席间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苏惟瑾放下筷子,

    微微一笑,笑容却有些淡:

    “劳老大人动问。

    并非误会,只是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断了一些不该有的牵扯罢了。

    如今尘埃落定,晚辈只想安心读书,

    过往之事,不必再提。”

    他轻描淡写,

    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抗定义为“拿回东西”,

    既表明了态度,又堵住了后续话题,

    显得大度又干脆。

    孙万年深深看了他一眼,

    呵呵一笑:

    “少年人豁达,甚好,甚好。”

    便不再多问。

    宴席终了,众人告辞。

    孙万年竟亲自将苏惟瑾送到二门,

    又让管家奉上了一份不算轻的“程仪”(路费),

    说是资助他院试之用。

    苏惟瑾略作推辞便收下,

    他知道这是孙家的投资,也是规矩。

    走出孙府大门,

    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

    身后的高门大院依旧繁华,

    里面的欢声笑语似乎仍在继续。

    苏惟瑾回头望了一眼那气派的门楣,

    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趋炎附势,世态炎凉,

    今日他算是真切地体会了一番。

    这些笑脸和奉承,有多少是真心?

    又有多少是建立在他的“利用价值”之上?

    他与孙志远的梁子,

    今日非但未解,反而结得更深了。

    不过,无妨。

    他握了握袖中那沉甸甸的程仪,

    目光投向远方。

    院试,才是下一个真正的战场。

    这些虚与委蛇的应酬,

    不过是狂飙路上的些许尘埃罢了。

    他整了整衣襟,

    步履沉稳地向着西街的方向走去。

    背影依旧清瘦,却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锐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