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一字千金,陈老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王厂长的大手还按在陈不凡的肩膀上,那份力道滚烫。

    办公室里空气像是解了冻,重新开始流动,那几个技术员刚才还是一脸看戏的表情,现在全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尤其是刚才跟着附和刘斌的那几个,后背已经渗出了冷汗。

    王厂长松开手,脸上的激动还没褪去,他指着那张钢制办公桌。

    “不凡同志,不,陈老师!从现在开始这里就是你的阵地!需要什么,缺什么,直接跟我说!要是后勤那帮兔崽子敢怠慢,你告诉我,我扒了他们的皮!”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半点不像开玩笑。

    陈不凡点了点头,没多说客套话,他知道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这份不容置疑的权威。

    “厂长,我需要绝对的安静,还有,足够多的稿纸和三支新的英雄牌钢笔,要下水顺的。”

    “好!”

    王厂长一挥手,对着身后一个技术员命令道。

    “小张,听见陈老师的话了吗?马上去办!五分钟之内我要看到东西摆在陈老师桌上!”

    “是!”

    那个叫小张的技术员一个激灵,点头哈腰地跑了出去,那速度像是屁股后面着了火。

    王厂长的目光又扫向瘫在椅子上的刘斌三人,眼神瞬间冷得像冰。

    “你们三个还赖在这儿干什么?等着我请你们吃饭吗?”

    刘斌浑身一颤,挣扎着从椅子上站起来,他嘴唇哆嗦着,想求饶。

    “厂长……我……我们……”

    “滚!”

    王厂长只用了一个字。

    “从今天起你们不用再来厂里了,厂里高攀不起你们这些大知识分子。”

    这话,比直接打他们一耳光还狠。

    在这个年代被厂里退回去就等于在档案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污点,前途彻底完了。

    三个人脸色惨白如纸,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互相搀扶着,像三条被抽了脊梁骨的狗失魂落魄地走出了办公室。

    门在他们身后关上,也关上了他们光明的未来。

    陈不凡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可怜吗?一点也不。

    如果今天坐在这里的是前世的自己,那被赶出去的就是他陈不凡,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么残酷。

    很快,技术员小张抱着一大摞稿纸和几盒崭新的钢笔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东西整整齐齐地码在桌上,王厂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老师你先忙着,有任何事直接去我办公室找我,午饭我让食堂给你送过来。”

    他带着剩下的人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还体贴地把门给带上了。

    “咔哒。”

    一声轻响,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办公室里只剩下陈不凡一个人。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面前的稿纸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空气中的尘埃在光柱里缓缓飞舞。

    陈不凡拿起一支新钢笔,拧开笔帽,灌满墨水,他深吸了一口气,战斗现在才真正开始。

    他翻开了那本厚重的德文说明书,鹰眼技能瞬间启动,密密麻麻的字母和复杂的图表在他眼中不再是天书,而是一块块清晰的、逻辑分明的模块。

    过目不忘让他省去了来回翻阅的麻烦,化工设备精通则让他对每一个专业术语的理解都深入到了骨子里,他的大脑就像一台最高效的超级计算机。

    英文原文输入,化工原理解析,中文精准输出。

    “沙沙沙……”

    钢笔尖在稿纸上飞速地滑动,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摩擦声,一行行工整、流畅、精准的中文从他的笔下诞生,没有丝毫的停顿,没有一处涂改,仿佛这些文字早已在他的脑海中演练了千百遍。

    他甚至不需要字典,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本活的、最权威的化工大辞典。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陈不凡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惫,他脑子里只有阀门、管道、压力、温度……那些冰冷的机械在他笔下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温度。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时,陈不凡才猛地从那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中惊醒过来,他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才发现窗外的太阳已经偏西了,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请进。”

    门开了,是王厂长,他手里拎着一个铝制饭盒,脸上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询问。

    “陈老师,没打扰到你吧?我让食堂给你做了两个小炒,趁热吃。”

    王厂长把饭盒放在桌角,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桌上那厚厚一沓已经写满了字的稿纸,瞳孔猛地一缩。

    “这……这些都是你一上午翻译的?”

    王厂长的声音都在发颤,陈不凡桌上至少有四五十页稿纸,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这工作量就是让一个熟练的抄写员来抄,一上午也未必能完成,而陈不凡是在进行一项无比复杂的翻译工作!

    “嗯,刚把第二章的反应釜操作流程和第三章的压缩机维护保养给弄完了。”

    陈不凡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王厂长却像是被一道天雷劈中了,他快步走上前,拿起最上面的一页稿纸,凑到眼前仔细地看了起来。

    字迹工整得像是印刷出来的一样,内容条理清晰,专业术语用得恰到好处,甚至比厂里那些老技术员写的报告还要规范,还要易懂。

    王厂长又拿起几页,快速地翻看着。

    压缩机喘振的预防措施,反应釜超压的紧急处理预案,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分析……

    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