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她走上玉阶时,没踩影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宗正寺卿手捧沉重的金匮,在万千目光的注视下,一步一步走下丹墀,他苍老而洪亮的声音穿透寒风,回荡在寂静的皇城内外:“先帝遗命,若有非常之变,社稷无主,则由‘识诏、护民、行道’者暂摄相位,待皇子成年归政。”

    话音落定,文武百官皆垂首肃立,无人敢发一言。

    三皇子尚在襁褓,而天下已如沸水,这份遗诏既是定海神针,也是一道催命符,谁敢在此刻接下这副重担?

    人群的寂静只持续了片刻,便被震天的呼声撕裂。

    “请云娘登阶!”那声音从一个角落燃起,瞬间燎遍了整座皇城,汇成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狠狠撞击着朱红的宫墙。

    云漪就立在丹墀之下,一身素衣在皑皑白雪中显得格外单薄,手中那碗尚有余温的米汤,是她从城外粥棚带来的唯一信物。

    她没有应声,更没有抬头望向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九重宫阙,而是缓缓转身,面向身后那一张张或激动、或期盼、或麻木的面孔。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她双膝一软,竟朝着万民跪了下去。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碗米汤放在身前的雪地上,而后郑重地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石板,声音清晰而坚定:“奴婢云漪,今日不为相,只为一诺——若诸位信我这一碗汤的诚意,便请同我守此三约:一不株连,二不流血,三不论出身,唯以安民为先。”

    天地间刹那死寂。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颤巍巍地拄着拐杖,第一个跪倒在地,嘶哑地喊道:“老婆子愿守此约!”

    仿佛一个信号,她身边的孩童、远处的乞儿、街角的商贩,成百上千的人接二连三地伏拜下去,那声浪不再是请求,而是一种庄严的誓言,回荡不绝。

    宗正寺卿老泪纵横,他亲手开启金匮,从中取出那枚通体乌黑、缠绕着赤金丝线的玄玉印绶。

    宫道尽头,嬴夜静静伫立,望着云漪拾级而上,那背影单薄得仿佛风一吹就倒,步履却稳如山岳。

    他无声地解下腰间最后一枚影密卫的腰牌,指尖一弹,将其投入路边的火盆。

    火焰骤然腾起,吞没了那块代表着他过往身份的玄铁。

    就在此刻,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从殿内奔出,尖着嗓子高喊:“陛下口谕!新相入殿前,须焚旧籍以证清白——即刻烧毁所有冷宫卷宗、贞和遗物及程槐案卷!”

    云漪的脚步停在了最后一级台阶上,眉心几不可察地一蹙。

    这是新帝的最后一道试探,一道绝杀之局。

    顺旨焚书,她便亲手斩断了自己为无数冤魂昭雪的根基;抗旨不遵,便是公然与皇权为敌,落人口实。

    她没有回头,只是平静地开口:“劳烦公公回禀陛下,奴婢不敢违旨。”

    话音刚落,数名侍卫抬着三口沉重的木箱走上前来,当众开启。

    箱中没有一卷案牍,只有一摞摞写满了名字的百姓血书、一件件破烂不堪的冬衣残片、一本本被孩童传唱的歌谣抄本。

    云漪伸出手,轻轻抚过一件绣着莲花的粗布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听清:“这些,才是埋葬在过往岁月里,真正的‘旧籍’。它们记载的不是宫闱秘事,而是万民之痛。”

    火盆里的火不知何时已经熄灭,那道尖锐的圣旨也再无人提起。

    是夜,相府旧址,尘封多年的院落里亮起了第一盏灯。

    云漪亲手点燃灯芯,那灯油里,混着她当年在冷宫熬汤时摔碎的陶罐碎片,被细细研磨成了粉。

    灯火摇曳,映照着墙壁上悬挂的一幅空白诏轴,墨已备好,只待落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