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永世不上岸与他走的路是绝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碎声之后,那手臂炸裂成了三四段,上面的血丝一点不剩,变成了洁白的骸骨。

    李侦系上去的那根红绳却没有被炸毁,而是一直系在了小臂骨上。

    这是李侦从《追鬼七雄》里面的那个道人的记忆里面看到的简单的封鬼的手段。

    这细绳原本是白色的,沾了他的血液后才变成了红绳。

    在这女鬼出现前,李侦就已经祭炼了这根细绳一段时间。

    这时正好用在这只手臂上。

    婺水中冒出了大量的红色水泡。

    一只只怪鱼随着水泡有气无力地翻了出来,很快地变成了死鱼。

    没过多久,那些红色的水流便与鱼尸一起被冲走,河水迅速地恢复了原状。

    “既然你们娘娘保证不会上岸,那应该不会在乎我的一点手段。”

    李侦拿起被红绳束缚住的那一截臂骨,对女鬼说道:“红绳没断,那什么事都没有,红绳要是断了,后果自负。”

    对从任何鬼物嘴里听到的话,他向来都会有所保留,最多信一半。

    李侦知道,自己要是不付出代价,杀不了那个龟缩在河底的婺水娘娘。

    如今最好的做法就是以特殊手法给那个婺水娘娘施加一道封印,保证她不会偷偷摸摸地上岸。

    只要可以不断地进任务世界,他的修行进展就不会停滞,那么时间越长,这个婺女就越是翻不起风浪。

    不管这个女鬼所说的有多少真话,多少假话,对于李侦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女鬼咬牙道:“娘娘说,要是她违背了誓言,任由阁下处置。”

    “娘娘还要提醒阁下一件事。”

    看到李侦在听,女鬼说道:“娘娘知道阁下是为了拿到那本书才来的长山,可是那本书不仅涉及到延宕山的事情,还牵涉到更麻烦的事情。”

    “当年吴启元主持长山时,封印了不少凶煞的邪祟,也得罪了不少恐怖的邪祟,有些恐怖的邪祟至今还活着,对长山一直虎视眈眈。”

    “吴启元把书封存之后,那些邪祟都在观望,让别的鬼物去试探吴启元有没有留下什么后手,所以这些年长山一直小事不断。”

    “现在你拿了那本书,相当于承接了长山的因果,也许它们会找上你,你自己好自为之。”

    这女鬼一口一个邪祟,语气中的优越感很强,仿佛她与婺女都不是邪祟,而是真正地居住在洞天中的仙人,丝毫没有把邪祟放在眼里。

    李侦不以为意道:“他们连上任长山掌门都不能怎么样,为什么敢来找我的麻烦?发现我牵涉进了这段因果里面,该担心我不是我。”

    女鬼偏头听了听,意味深长地说道:“就是因为你比吴启元强,比吴启元凶恶,所以它们更不会放心这本书落在你的手上。”

    “婺女娘娘还让我告诉你,吴启元这人最擅长的是紫微斗数,最喜欢玩弄心计,做事喜欢算尽一些可能。”

    “你出现在这里,为长山承接了他们的麻烦,未必不在吴启元的预料之中。”

    李侦微怔。

    吴启元这个名字他今天是第一次听到。

    一个已死之人能算准自己死后的事情,并对之做出安排?

    紫微斗数……

    那个吴启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话已说尽,阁下好自为之。”女鬼向后退入了雾气之中。

    那些雾气也在向后收缩。

    “稍等。”李侦忽然喊道

    雾气停止收缩,那个女鬼的身影再度出现在雾气之中。

    李侦说道:“我要去延宕山一趟,需要你们为我提供一份详细的地图。”

    过了一会儿之后,女鬼才说道:“请阁下稍等片刻。”

    雾气迅速消散,那个女鬼也不见了踪影。

    李侦低头看向那个系着红色细绳的臂骨,随后看向旁边的小鬼。

    “你回去见李向文,我有事情要交代他。”

    小鬼应声消失在原地。

    今天是阴天,这里的阴气又很重,小鬼的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只有汇合多方面的消息才能对事情得出最为准确的判断。

    事情涉及到了长山,自然要让李向文去打听那个吴启元以及婺女的事迹。

    等小鬼走后,李侦拉开衣服,看向自己的左侧的胸口。

    几道紫色的伤痕出现在了他的胸口上,传出一阵又一阵的痛感。

    李侦的躯体能够感受到的痛觉越来越弱,但这是元神上所受的伤,与躯体无关。

    不过这伤不重,休息几天就能自行愈合。

    除了这些紫痕之外,他身上的皮肤又变得更为干枯了一些,这是受刚才使用巫术的影响。

    青面鬼、吴启元、婺女、延宕山、尸解……

    李侦放下衣服,看向了婺水。

    他已经开始接触这个世界最为神秘的一面。

    起身。

    李侦走到那本县志的旁边。

    拿起县志,他随手翻开一页,就在里面做好标记的一页里面看到了有关婺女娘娘的记载。

    李侦认真地把其中地内容看了一遍。

    那是四百多年的事情。

    据记载,那位婺女娘娘俗名为谢飞兰,曾在渡婺水时差点被溺死,侥幸被人所救,还习得了一身不俗的术法。

    其人常年活跃于婺水两岸,清除过不少危害民间的鬼物,被朝廷册封为婺水娘娘,享受朝廷的香火供奉。

    李侦把书中所有做了标记的地方都看了一遍,发现这里的记述和他在说中的通道中看到的壁画完全一样。

    合上书,李侦若有所思地看向婺水。

    无论是这里的记述,还是下面通道的壁刻,都没有说明婺女为什么会在婺水之下布置那么一个仪式。

    李侦把县志收好。

    县志所记载的肯定是事情的表面的部分,至于更深层的事情都不会记载,是别人想让他看到的东西,可信度有限。

    比如,那个初代婺女娘娘是从什么人的身上学来的术法?

    再比如,她为什么能够得到朝廷的册封,可以享用香火?

    按照书上的记载,她是有不少功绩,但是想要得到朝廷的册封似乎还不够。

    要是册封的标准就是这个功绩,那么全国各地不知道有多少符合册封标准的人物,那么那些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册封?

    按照这县志上的记载,在活着的时候,婺女的术法就已经相当不俗,在某些地方被当做是仙人看待。

    四百多年过去,这个十八代婺女虽然强,但也没有强到需要进行四百年布置才能达到的程度。

    难道过去了四百多年,传到这个十八代的时候,只是把这个十八代转变成了鬼物?

    那她和那个青面鬼有什么区别?

    此外,婺女之间是怎么传承的?

    为什么每一代的相貌都那么相似?

    更为重要的事是,要是婺女真的像这县志记载得那么正气凛然,怎么会让一个婢女去看着那只青面鬼吃血食?

    那青面鬼显然没有把这个婺女当做敌人看待。

    李侦知道,这里面肯定还有诸多隐秘。

    也许,他看到的只是表面,根本没有试探出这个婺女的深浅。

    李侦的脑海中出现了自己看到的洞天容纳大殿的惊人景象……

    提着灯笼的女鬼回到了棺材前,恭敬地棺材前上了三炷香。

    棺材内传出了晦涩的声音:“制作……一份地图交给他,不要保留。”

    女鬼担忧道:“娘娘,您没事吧?”

    “我会沉眠……一段……时间……”

    “我们真的再也不上岸吗?那……”

    “他的……元神和肉身都有问题……血腥、邪恶……不杀人他无法修行,绝路……走不通……他……走不了多远……”

    女鬼松了口气:“这人太吓人了,娘娘那么说我就放心了,不过这人真的和吴启元有关系吗?”

    “不知。”

    “要是没有关系,世上怎么会突然诞生一个那么恐怖的邪道人物?”

    棺材内没有传出声音。

    女鬼又问道:“娘娘,这人去延宕山会闹出什么乱子吗?”

    棺材内的人还是没有回答。

    女鬼试探着唤了几声“娘娘”。

    没有得到回应之后,她叹了口气,去找来纸笔,迅速地绘出了一个路线图。

    画好后,她在路线图上做了一些标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