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鹰酱啊鹰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全本免费阅读.cc

    这个季节挺热的。

    院中恰好有棵大树,那是蒯富等人造院子时留下的。

    它为这木桌旁的一圈人,提供了些许阴凉。

    可惜。

    这群人还是出了汗。

    朱元璋心想的是,这个年纪,就这么阴,回想自己当年的红巾军生涯……真是纯良得一塌糊涂啊。

    于是,一身冷汗。

    而刘伯温和李善长,则是在想,幸好你这安宁小弟没有早出生,不然自己怕是阴不过这家伙啊。

    “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安宁小弟,你这些东西都是那个什么徐师傅教你的?”

    朱元璋感叹道。

    只叹是世界之大,真是能人辈出……

    “啊?徐……啊,哦,这些不是徐师傅教的。”朱安宁也回过了味来,刚才讲得太嗨,估计是震撼到这几个地主了……

    “这些东西啊,是鹰师傅教的。”他也只能继续随口胡诌,某某霸权嘛,那就是阿美莉卡的鹰啦。

    “鹰?”

    “嗯,老鹰的鹰。”

    “还能有如此奇特之姓?不过能教你这些事情,这鹰师傅也是天资卓越,天纵奇才了啊。”

    “呃……算是吧,能力是有的,就是道德败坏,到处惹是生非,惹人嫌……”朱安宁补了句。

    “啊……这……”结果朱安宁补的话,让三人都有点不知道怎么接。

    便也是一时尬在了那里。

    最后还是朱安宁开了口,此时的他,也清醒了不少。

    “哎,刚才讲那些,大家伙也不要想那么认真。”

    他打了个哈哈,想换个话题。

    结果这三个人,哪肯就此放过他。

    宝钞的锚定,和通过宝钞去控制周边国家。

    任意一项达成,那对大明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啊。

    哪能说不想那么认真。

    朱元璋都已经在想要不要把朱安宁绑回去给自己出谋划策了,省得天天在这里耕田忙农活蹉跎岁月!

    “为什么啊安宁小弟,兹事体大,哪能不认真啊?”结果比朱元璋还要急的是李善长。

    啊?我们四个地主不就只是在乡间吹牛么,怎么就兹事体大了?

    键政还键出荣誉感来了是吧。

    看来这韩老头和穿越前论坛里的魔怔人有点像啊。

    “哎呀,一切的一切,源头都是咱们大明得有足够的粮食啊,这东西能急得来?”

    朱安宁一句话,就把三人的热情,一下浇灭。

    确实如此。

    宝钞的锚定,需要大量的粮草。

    但是最近连年灾害。

    产粮的江南赋税也已经拉到了最高。

    也就勉强维持这个偌大的明朝运转而已。

    余下来的粮食,又还得准备做北征的储备粮。

    “这……哎……”

    “除非我们这地里的粮,能早点种出来,验证具体的产量,并且快速推广,我们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充足粮仓。”

    听完朱安宁的阐述,朱元璋等人也是马上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只见老朱,沉默不语地走到了那田边。

    把还在忙活的朱棣三人吓了一跳。

    “父……父亲,怎么了?”朱棣小心翼翼地开了口。

    朱?和李景隆,则僵在了那里,就怕有什么动作,触怒了这明显表情有点阴晴不定的朱元璋。

    “老四,你们三,务必好好帮你们这朱安宁,打理好这些田地,这些田地,将是我们未来大明的根本!”

    “好……好的父亲。”

    其实朱棣很想说,他们三人现在在忙的其实是院外的田地。

    但是某些时候,保命是需要善意的谎言的……

    说完话的朱元璋没有回头,而是大喊了一句。

    “老季,你家那两孙子,赶紧也过来,别再磨蹭了,安宁小弟这院里的事,庄里的事,可不少啊。”

    这话是吩咐给刘伯温听的。

    而刘伯温也是听懂了言外之意。

    这永乐庄,需要更多的人手来打理。

    老一辈的人,朱元璋并不放心。

    他刘伯温家的两个孙子,恰好又和朱棣朱?李景隆三人熟悉,早点过来帮忙是再好不过的。

    “好的。”所以他连忙应承了句。

    却也惹来了李善长的目光。

    老李是有些惊讶地扫了扫刘伯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