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 往事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周建平二十年,对大周而言是多事之秋。

    那一年春天,北燕国新的鲜卑大可汗拓跋?上位,他征服了之前北燕国分裂出去的三个部落,统一了北燕,使当时的北燕国异常强大。那时的拓跋?野心膨胀,率十万铁骑南下,首次进犯大周。

    此前因北燕内乱十数年,大周北境守军也因此松懈了十数年。辅政的郭弼将军只想着要在朝廷上与东方曦分权,根本没有在军事防卫上花心思。结果是拓跋?一朝南下,可谓所向披靡,北境守军全线溃败,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入京都。

    封地位于大周东南部的梁王不顾外寇入侵大周面临的国土安危,反觉得这正是极佳的可乘之机,于这一年夏天,联合陈王和吴王,汇集十五万大军发动叛乱,剑锋直指京都,两个月后已占领了大周的大半领土,而他们打出的旗号竟是“清君侧”。

    当时大周北境危急,守军节节败退,郭弼将京郊守军留下五万人马后,全数调往北境,堪堪挡住了北燕南下的脚步,却也损失惨重。

    当“三藩叛乱”的十五万大军分三路向京都挺进时,郭弼知道,京都仅有的五万守军根本无法抵抗。他叩请皇上连发数十道令牌让各地勤王,然而远水不解近渴,叛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京都守卫战打响,北境军中却传来了再次惨败的消息,北燕大军距京都仅两百里之遥了。

    大周岌岌可危。

    朝中各位大臣慌了,京中的百姓也慌了,皇上陆渊更坐不住了。

    这时的郭弼年已六十,他知道是自己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疏忽大意了,或者更应该说是玩忽职守了。他真心懊悔,可已无济于事。而他所懊悔的,不是他愧对先祖的重托,让大周面临如此危局,却是面对眼下的局面,朝廷若是败了,那些藩王绝不会放过他,北燕人更不会放过他,他必死无疑,甚至要祸及全族。

    他浑浑噩噩的二十年里,可谓权势滔天,又敛财无数,到国之将倾之时也没有明白,没有国,哪来的家。

    就在郭弼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帐下的一个幕僚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既然藩王来袭,是为了“清君侧”,眼下唯一的生路,就是斩杀东方曦,撤回削藩令,如此,叛乱可解。叛军退去,就可以全力应对北燕,还有一线生机。

    郭弼听了大喜过望,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夜进宫觐见皇上陆渊。他进言道,自古出兵讲究名正言顺,三王集结兵力大举来袭,言称要“清君侧”。既如此,就请陛下答应藩王的要求,斩杀东方曦,如此,叛军没有了出兵的由头,定会撤兵。

    陆渊初听郭弼之言,大为震惊,他从没有想过要杀东方曦。

    郭弼什么心思,陆渊不用猜都知道,他本能地要怒斥他一番,话到嘴边却又被自己强压了下去。在沉默了半晌后,他挥挥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