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 往事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郭卿退下吧。”

    郭弼不敢再言,躬身退了出去。

    那一夜,陆渊却陷入了沉思。他反复掂量着利与弊:一面是外敌入侵,藩王叛乱,京都岌岌可危,一面是东方曦多年里兢兢业业的辅佐和大周多年的繁盛。东方曦是他父皇留给他的,年岁却与他相当,其人不仅才华绝世,还风仪无双。每每大周的朝会上,只要有风度翩翩的东方丞相在,整个朝堂都有了一种不一样的风度,他卓然独立,侃侃而谈,潇洒又充满自信。那是只属于东方的神采。

    可让陆渊耿耿于怀的,正是东方丞相的自信和神采。

    东方曦就不像是这世间的存在,他永远是对的,也永远风度翩翩。

    可没有人可以永远是对的,也不应该有人拥有超越皇上的风华气度。

    那么,东方曦就是不应存在的存在。

    陆渊在思虑了一夜之后,终于下决心斩杀东方曦。

    第二天,当东方曦在大殿之上得知皇上要斩杀自己时,他进言道:“臣死不足惜,可陛下却不可被小人蒙骗,以为如此便可高枕无忧。陛下应该知道,千古不变,起兵谋逆永远只有一条路,要么成王,要么败亡,绝没有第二条路。叛军不会因为陛下斩杀一个东方曦就撤兵的。”

    那时已是建平二十年,作了二十年的皇上,陆渊心里一点儿都不糊涂。东方曦说的当然没有错,三王已然谋反,若不成功,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但东方曦也是要杀的,私心里,陆渊厌烦了这个让他永远自惭形秽的人在身边,厌烦了东方曦的从不出错永远正确;于公而言,杀了东方曦,叛军当然不会因此退兵,但却转瞬成了乱臣贼子,皇上就成了民心所向。

    看着高高在上无意改变心意的皇帝陛下,东方曦何等聪明,他俯地叩拜,心中庆幸皇上没有祸及他的家人,随后慨然赴死。

    那时的东方启明,也就是现在的霁霞先生,只有十五岁,是丞相府世子,太子伴读。他满面泪痕,看着坦然离开的父亲。父亲只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不要被东方家族的名声所累,走自己想走的路就好。

    东方曦以身殉国。

    正如东方曦所料,城外的叛军并没有任何退兵的打算,梁王筹集十五万大军,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既已兵临城下,又怎会给陆渊任何喘息之机。

    没有了东方曦,叛军更是肆无忌惮。

    霁霞先生讲到这里,哽咽难言,他将茶盏斟满,然后缓缓洒在了地上。

    忠君爱国,那早成了东方一族刻在骨子里的信条。

    可为了这个信条,他的父亲走了。

    山间的风徐徐吹过优游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