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4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龙腾报业,董事长办公室内。佳艺电视的股东们带着各异的神情离开后,门扉轻掩,立马就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他们倒是达成了此行的目的,虽然内心有所忐忑,但能够得到此时小林天望的一句承诺,也足以让他们这些人略表心安了。
毕竟对于现在的港岛来说,小林天望的名号很响,人的名树的影,甚至连港督府和大陆这两个敌对的双方都要给小林天望面子。
佳视的这些股东们自然也不敢小觑小林天望,对他能够成功说服林老爷子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而在室内,林火旺则是踱步至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港岛傍晚的璀璨灯火,他的内心激荡,但是神色倒是平静。
高乔浩则是恭立在一旁,手中捧着几份刚整理好的文件,眉宇间却是相当的发愁。
因为刚刚有那些佳视的股东们在,高乔浩也不便插嘴,对于自己家老板如此有信心的承诺,知道关于佳视更多内幕的高乔浩,自然就要替自己家老板操心了。
“老板,这些股东们虽然答应出售,但需要我们去说服林秀峰,这留给我们的烂摊子,棘手程度是远超预期的。”
高乔浩上前一步,将这些文件轻轻放在林火旺身侧的茶几上,“这是最新的佳视股权结构分析,以及林秀峰老先生近两年在佳视的动作和部分……坊间秘闻。”
林火旺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抬手示意他继续说。
借这个机会,他也想看看高乔浩对这次收购的一个独立的看法,所以他并没有事先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高乔浩显然没有发觉林火旺这是在考验他,他翻开文件,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的说道:“林氏家族目前是佳视单一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也未超绝对控股线。其他几位股东,背景各异,但共同点是……利益至上,且短视。
这两年,林老爷子不是没想过力挽狂澜。他最大的心病,在于佳视的节目制作和人才储备,与TVB差距太大。
他多次提出要斥巨资,从TVB甚至丽的电视挖角核心制作团队和当红艺人,尤其是想挖来周梁淑仪女士这样的管理大才。
但每次提案,都在股东大会被其他股东联手否决。理由无非是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他们认为佳视已是艘四处漏水的破船,再投大钱进去,尤其是花大价钱挖人,无异于加速沉没。
他们只想守住现有的份额,甚至……是等着最后捞一笔离场。林老爷子空有雄心壮志,却被这些目光短浅的股东掣肘得厉害。
这次他卡住承诺给佳视的续命资金,并非林氏没钱,而是……一种手段,一种警告,甚至是愤怒的表达。他要逼这些股东要么同意他的改革方案,要么就干脆退出,让能做事的人来!”
很显然,高乔浩此时说的这些情况跟刚刚那些股东们反应的有那么一些出入。
当然这也很正常,屁股决定脑袋任何人在阐述一件事实的时候都会偏向于有利于自己的一些说法,在说出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也会隐藏一些关键的信息。
这些佳视的股东们,刚刚就是在刻意夸大林老爷子的独断专行和不讲理,反而隐藏了自己的胆小和谨慎。
高乔浩说完刚刚的这些情况后,便合上了文件,语气更加沉重地担忧道:“所以,老板,问题的核心不在于钱,而在于林老爷子的心结。
他此生夙愿之一就是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媒帝国。佳视是他目前能抓住的、离梦想最近的一块跳板。
他绝不会轻易放手。我们想从他手里‘买’走这块跳板,甚至只是部分买走,让他失去主导权……难如登天。
我们手上有什么筹码能打动他?钱?他不缺。权力?他正想牢牢抓住。承诺?在商言商,没有实质保障的承诺毫无分量。”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远处维港的船笛声隐约传来。
不得不说,在分析完佳视的股权情况之后,高乔浩就知道这是相当不乐观的。
他看着眼前林火旺的背影,感觉自己已经把这个死局分析透了,心中满是无力感。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面对这样一个固执且有实力、有执念的老人,除了硬碰硬或者开出天价,还能有什么破局之道。
而且在毕生夙愿面前,开出什么样的天价才能打动这个老人呢?似乎这个办法也很难成功。
就在这时,林火旺缓缓转过身来,说道:
“高乔君,你的分析很透彻,点出了关键,林老爷子的‘心病’在于股东掣肘,在于无力按自己的想法改造佳视,在于看不到佳视真正崛起的希望。”
高乔浩闻言也是一愣,下意识点头:“是的,老板。这正是症结所在。可这反而让我们……”
林火旺轻轻的摆摆手,没让他说完,语气笃定的说道:“所以,说服他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出多少钱买他多少股份,或者给他什么样其他商业上的承诺……”
高乔浩闻言,也是眼睛瞬间睁大了,满是困惑感。
不靠钱?不做商业承诺的利益交换,那靠什么?
林火旺知道此时的高乔浩肯定满脑袋的问号,所以故意笑着开始引导着他思考说道:
“林老爷子今年六十出头,身体硬朗,以他的家世和保养,活到八十多岁并非难事。
他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资本去等,去耗。他卡住资金,就是在跟那些股东耗,在逼他们让步。耗得起,是他的底气。”
高乔浩听到这里,更加疑惑了,他屏住呼吸,不明白老板为何突然说起林老爷子的身体状况来。
林火旺笑着抬眼看向高乔浩,又继续说道:“但是,耗得起的前提是什么?是他确信,只要扫清那些股东障碍,给他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比如挖来周梁淑仪团队,他的‘佳视传媒帝国梦’就有实现的可能!
可如果,我让他确信,这个梦,根本就是海市蜃楼呢?无论他投入多少,无论换谁来主持,佳视都注定无法撼动TVB的根基,注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沉没呢?”
高乔浩听到这话,如拨云见日一般,同时也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冲上了头顶。
老板的思路……完全跳出了他固有的一个思考框架!竟然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不是去求购,不是去竞争,而是……釜底抽薪,直接摧毁对方坚守的信念?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固执的老人,能够成功么?毕竟,刚刚林老爷子的长子林文瀚也强调了,他一直不看好佳视,一直在劝自己父亲。
林大公子都办不到的事,老板就真的能办到么?
林火旺却十分有信心地继续说道:“TVB的根基有多深?邵爵士耕耘多年,从艺人培训、制作流程、节目储备到观众惯性,已经形成牢不可破的体系。
佳视砸钱挖角,或许能带来短暂的热闹,就像给垂死的病人打一剂强心针。
但TVB的造血能力源源不断,艺人训练班每年都在输送新鲜血液,庞大的节目库足以支撑多线作战,观众的习惯和认知根深蒂固。
佳视靠什么持续抗衡?靠不断烧钱挖人?成本几何?效果又能维持多久?一年?两年?
多少历史上的教训向我们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没有这个条件和能力,强行去挑战TVB的话,结局是从一开始就早已注定。
林老爷子不是不知道TVB的强大,他只是被不甘心和眼前‘唯一的机会’蒙蔽了双眼,选择性地忽略了那些致命的、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忽略的、不愿深想的残酷现实,用一种他无法反驳、无法回避的方式,摆在他面前。
让他明白,继续抱着佳视这个注定沉没的平台,不仅无益于他的传媒帝国梦,反而会拖累林氏,消耗他本可用于其他更稳妥、更有前景方向的宝贵资源和时间。
而且,我还要让他在我的身上,看到佳视崛起的希望!他做不到的事,我替他做到,替他斗死TVB,想必也是他所期望看到的……”
经过林火旺的这么一通点拨,高乔浩也觉得这个死局有了缺口。
老板的思路清晰得可怕!
这完全是从更高的维度,直接攻击对方战略决策的核心假设!
是啊,如果林老爷子认定了佳视必死无疑,那他卡住资金、逼退股东的意义何在?
坚守一个注定失败的阵地,岂不是最大的愚蠢和浪费?这个破局点,不在钱,不在权,而在……认知!
更关键的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的佳视被TVB搞得这么惨,林老爷子恐怕做梦都想有人帮他用佳视搞垮TVB了。
“明白了,老板!我…我明白了!明天您需要我准备什么?上档次的礼品我马上去办!”
林火旺点点头,又说道:“礼品选些雅致、能投其所好的便可。另外,明天一早,你替我去办一件事。”
他低声交代了几句,高乔浩连连点头,将每一个字都牢牢记在心里。
看着老板从容不迫、智珠在握的样子,高乔浩心中那点疑虑和无力感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林火旺的深深敬畏。
分明是同样的信息,老板却能从截然不同的角度,看到那条隐藏的唯一的通往胜利的路径!这眼光,这格局……
就在林火旺与高乔浩敲定破局之策的时候,在TVB这边新闻的推波助澜之下,“小林天望收购丽的电视遭英伦总部强硬拒绝”的消息,也是在港岛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上到商业大亨,下到普通港岛市民,都知道了这位一直乘风破浪的小林旋风,遇到了在港岛的第一个滑铁卢。
尤其是到了次日清晨,几乎全港除了《亚洲日报》外的所有主流报纸,都将这则新闻给放在了头版头条,还都纷纷给配上了夺人眼球的标题来。
《东方日报》标题辛辣,明显就是在故意的落井下石,“暴发户踢铁板!小林天望欲吞‘丽的’遭英资无情掌掴!”
内文中更是极尽嘲讽之能事:“挟新胜置地之余威,小林君未免太过飘飘然!真以为港岛英资产业可随意予取予求乎?丽的电视乃英伦心脏所系,岂容黄口小儿染指?
此等不自量力之举,徒增笑柄,实乃将脸凑上请人掌掴也!奉劝小林君,脚踏实地,莫再痴心妄想非分之财!”
报摊前,看到《东方日报》这则报道的一个码头工人,也是嗤笑着对同伴说道:“看见没有?有钱了不起啊?人家鬼佬说不卖就不卖!那个东瀛仔,真的以为买了个置地就全世界都得让着他啊?真是自己找死!”
《星岛日报》则用相对“含蓄”分析标题:“小林氏锋芒太露,英资坚壁清野!收购丽的无功而返,暴露其资本扩张边界。”
文章同样隐含贬义,暗示小林天望过于急切和强硬,已引起英资的全面警惕和反制。
当然,这些报纸一个个都是挑事精,《星岛日报》这篇文章很显然就是要一边打击小林天望的声望,一边在挑拨他和英资甚至是港府的关系。
中环某高档茶餐厅,几位穿着西装的金融白领边吃早餐边看报。
“啧,这小林天望还是太年轻气盛了。置地那单赢得太漂亮,有点膨胀了。”
“是啊,丽的电视哪是那么容易吃的?那是英资的脸面之一。刚打了人家一巴掌,转头就想再拿人家另一个宝贝,怎么可能?我觉得就算是丽视英国总部愿意,港府也会拒绝的。”
“看来英资也是铁了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了,以后小林天望在港岛做生意,怕是阻力更大了。”
《明报》的头版标题则是较为中性:“小林氏收购丽的一案告吹,英资传媒壁垒森严。”
文章着重分析了丽的电视母公司对于港岛资产的态度以及TVB、丽的、佳视三足鼎立的现状,最后笔锋一转:“纵观港岛电视业格局,TVB根基深厚,已呈一超多强之势。
丽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若继续故步自封,拒绝改变或引入新鲜血液,恐非长久之计。至于佳艺电视,虽有林氏重资投入,然大股东雄心虽炽,奈何股东掣肘,内耗严重,前路亦难言光明。
小林氏此番受挫,或可考虑另辟蹊径,如转向潜力尚存却同样荆棘满途的佳视?然林秀峰先生正欲借此平台一展传媒宏图,此刻出让掌控权,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些报纸还算是相当的正向,一些花边小报标题就更是离谱的没边了。
尤其是将小林天望、霍震挺、柳茹梦和朱玲玲之间的四角虐恋,杜撰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和无比荒诞。
但是还偏偏销量非常之好,港岛底层市民,可不就好这一口么?不然也养不活几百家的花边报刊了。
而在港督府的书房内,麦理浩爵士放下手中的《明报》,嘴角却是噙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他对旁边的夫人邓丽娉道:“看到了吗?媒体的反应比我想象的还要热烈。这盆冷水泼得好,正好给这位炙手可热的小林生降降温。
让他明白,港岛的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港岛的天,还是我们英国人的。
他既然想要为我们做事,也拿了我们的好处,就得给我规矩一点。”
麦理浩夫人也是优雅地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我们英资的反击虽然无声,但很有效。这同样也会让许多人看清一些东西。
英国本土那边,马上就要和大陆进行一系列的谈判了,主要就是事关港岛的归属问题。亲爱的,这段时间你可得把控好港岛的大局,我们英国人的面子,不能再丢了。”
对于这一点,港督麦理浩也是相当的认同。只不过他要推行居者有其屋的计划,这其中就不得不有诸多地方要仰仗小林天望了。
可以说自从小林天望收购了置地之后,又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提出来,获得港督府的认可后,他就已经算和和麦理浩绑在了一条绳子上。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