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二十三章 荷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统领一地不是轻松的活计,没人比秦萧更清楚这一点。

    少年时酷爱鲜衣怒马,也曾怨恨父亲偏心,分明自己的兵事天赋更在兄长之上,却因一重嫡庶名分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反而为嫡兄忌惮,发配到偏远的玉门关外,一守数年,险些将身家性命葬送在沙风瀚海中。

    直到李恭反叛,引外族军侵入河西,秦氏满门覆灭,唯他一人独撑大局。曾经肖想过的权柄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落入怀中,他才明白,有些位子不是谁都担负起的。

    如何让百姓过得好?或者说,如何让治下百姓在乱世中依然能活下去?

    这是每一个上位者都不得不穷尽一生心力研究的功课,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但是对于秦萧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艰难。

    因为河西苦寒,粮产不丰,土产亦有限,无法与别地交换必须的物资。纵然受祁连山冰雪融水滋润,有些绿洲屯田,却太容易受天灾影响??春有旱情,夏有蝗灾,冬日苦寒,军民无冬衣御寒,一场风雪带走的人命俱是数以千计。

    面对面的战场厮杀,秦萧从没有怕过,但他对冻毙的尸骸和歉收的庄稼无能为力,更别提掺杂其中的复杂人事,足以让习惯了军中氛围的悍将一个头两个大。

    但他不能不硬着头皮上。

    因为秦家已经没人了。

    好比这一回河西大疫,百姓患病者数以千万计,甚至连军中都受到影响。周边邻居又没一个善茬??党项、关中、蜀国各怀心思,谁也不会将救命的药材卖给他。

    实在无奈何,身居高位的河西节度使只能亲赴江南,用尽浑身解数,才从商贾手中撬出一批药材。

    就这,若无崔芜暗中帮忙,也险些被孙家父子截了。

    “少帅命人送回的药材,我都分发下去,也将得病的百姓按症状轻重分开安顿,一应秽物深埋处理,医者每日诊脉发药,都需佩戴面罩,进出要用净水洗手。”

    颜适有意邀功,将这些时日的安排说得格外详细:“如此安排,确实令患病之人少了许多,轻症患者也大多见好。只有些年老体迈的重症病员实在没熬过来,我怕疫病过人,将尸首统一火化,每家唯留骨灰一捧以寄哀思。”

    秦萧问道:“伤亡几何?”

    “轻症不足三成,重症五成上下,若非处置及时,伤亡还要惨重,”颜适道,末了有些好奇,“对了少帅,你从何处听来的应对疫病的法子?虽说繁琐了些,不过当真有效,我都命人记下了,往后说不准也用得上。”

    秦萧将公文卷成一拢,在这口无禁忌的爱将脑袋上敲了下:“还想有‘往后’?”

    颜适不吭声了。

    不过颜小将军这番话勾起秦萧不足为外人道的一点遐思,眼前倏尔闪现过一道纤柔身影。

    当日汴梁城中,他察觉部曲留下的暗记,其中蕴含的信息分明是指汴梁城内潜伏有外族暗探。为保万全,他将崔芜留在酒楼,独自追踪上去,谁知刚与部曲汇合,就听说铁勒轻骑攻破了都城。

    秦萧心中晋都之中必有铁勒内应,只是当时兵荒马乱,所有痕迹皆被乱军抹去,想要查明奸细却是难了。

    彼时铁勒烧杀劫掠,昔日繁华帝都,一朝沦为人间地狱。幸而秦萧久在边关,习惯了与如狼似虎的“芳邻”打交道,身边部曲亦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悍将,脱身自保总是不难。

    可当他想方设法甩脱追兵,冒险潜回酒楼时,却发现原先熙熙攘攘的销金窟,已被大火无情吞没,碎瓦残垣轰然倒塌,砖石下露出几具未及逃脱的焦黑尸首。

    那一刻,秦萧有冲动徒手挖开废墟,拖出尸骸,逐一比对年纪、体貌。不知从何而来的直觉告诉他,那人没有死,纵然身处都城沦陷、乱兵劫掠的绝境中,那个执拗桀骜却又坚忍慧敏的女子,依然有办法为自己挣出一条生路。

    但他到底没这么做,毕竟过了热血上头的年岁,权衡之后还是暂且退避。本想寻机潜入铁勒军营窥探寻人,不料运气不佳,半途撞见一小股铁勒斥候,虽将其尽数歼灭,己方却也有两人重伤。

    秦萧是一军主帅,不能不为部下安危考虑。待得数日后,受伤部曲退下高热、脱离险境,他再次前往城外铁勒大营,留给他的却唯有人去营空的狼藉。

    秦萧不曾放弃,一路暗中追踪,不料铁勒人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继续北上。他不能追得太近,仅凭大军过境的痕迹又无法判断崔芜去向,只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