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 鞭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搞定了武事,接着便是文事。

    王重珂盘踞华亭两年,将偌大县城祸害得不成样子。一县之令尚且被丢进大牢,其他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崔芜接手华亭,势必要选人充塞县衙,尤其她现在势单力薄,急需能人辅佐,选拔人才便成为重中之重。

    但是怎么选拔呢?

    崔芜自忖不比前人聪慧,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只能沿袭老办法:“考试吧。”

    众人:“……”

    “时间有限,没法如前朝那般府试、院试层层向上,就考两场,第一场为笔试,题目许令斟酌。第二场由我亲自面试,敲定之人即刻入职。”

    崔芜拍了板,又看向许思谦:“此事干系华亭乃至陇州日后吏治,对民生亦有莫大影响,许令可要多上心。”

    许思谦一阵激动。

    其实崔芜所占之地不过两县,麾下兵力也仅有一千,可她张口就是“吏治”“民生”,让人隐隐有种错觉,仿佛她为所有人描绘了一幅极漫长恢宏的画卷,如今展露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可她不过一女子,哪来这么大的野心与口气?

    许思谦来不及细想这些,点头应了:“是,必不负郡主所托。”

    崔芜又看向丁钰:“你不是一直叫唤没人可用?趁着这回选拔考试,你也出几道题,不拘年貌出身,但有能答上的,便派给你做帮手。”

    丁钰是理工生,一个理工男穿越后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火药和燧发枪必然高居榜首!

    执念程度几乎与青霉素之于医学生不分上下。

    “明白,你就瞧好吧,”丁钰开始挽袖子,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老子等这一天等好久了!”

    许思谦被他这土匪画风惊住,一口茶水呛在喉咙里,咽不是不咽也不是。

    但他毕竟是后来投靠的,不比丁钰一路跟随情分深厚,因此纵有再多的劝谏和腹诽也不曾表露,反而客气拱手:“早听闻济阳丁氏之名,往后还请六郎君多指点。”

    丁钰嘿嘿一笑:“好说好说,指点谈不上,咱们术业有专攻,文理搭配干活不累。”

    许思谦:“……”

    这说的是哪国鸟语?

    虽然许县令被丁六郎君不走寻常路的画风弄懵了,一日后,告示还是张贴在县衙门口,更有士卒敲着铜锣,走街串巷挨户告知:“郡主有意选拔人才以充府衙,凡有才之士,不论年貌出身,皆可应试参选。”

    自前朝覆灭,科举形同虚设,各方豪强皆凭枪杆说话,谁把读书人放在眼里?即便装模作样地考几回试,名额也多被豪门大族预定,哪有寒门士子的份?

    消息一放出,华亭县城顿时轰动了。但凡读书识字的,从本地人到外来流民,都争抢着应试。

    万一考上了呢?

    告示上可说了,选中者即刻授官,相当于鱼跃龙门,从白身变为官身。虽说华亭承认的官身,旁的势力未必肯认,含金量算不得高,但告示还说,选中者每月有粮食俸禄可拿,这是实打实的好处,不要白不要!

    于是考试当天,应考者排成长队,好似一条长龙,从“府院”门口一路甩到街尾。

    “府院,”秦萧玩味着这两个字,失笑,“实占不过两县之地,就敢称府,口气不小。”

    前朝以府县为基本行政单位,简单说来,“府”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崔芜以两县之地而自称“府院”,野心可见一斑。

    彼时,两人站在街口,将府院门口熙熙攘攘的景象尽收眼底。那其实就是县衙附近的一处空宅,宅子原本的主人已成刀下亡魂,崔芜干脆命人打扫干净,充作考试场所。

    秦萧抖开手中麻纸,上面抄录了本次选考试题,内容与前朝科举大同小异,无非是帖经与策问,也就是考察经书默写和对时政事务的见解。

    有意思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几道自选题,内容十分驳杂,从应用算数到行军布阵,甚至连农学、木工都有涉猎,着实让秦萧开了眼界。

    “秦某记得,前朝女帝当政期间曾设武举,且君子六艺包括射、数,考校也算情理之中,”秦萧沉吟道,“但农学与木工……”

    崔芜明白秦萧的顾虑,古来读书人自视甚高,鲜少将农夫匠人放在眼里。让他们去答农学、木工的题目,就像米其林三星酒店上了一道酸菜炖血肠,怎么看怎么格格不入。

    “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