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54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所谓的推举,自然是投人头票,不过也是虚应个景儿,廷推前众臣早已互有默契,一切波涛尽潜藏于深渊之下,静水流深。照惯例,推举上来的阁员通常是礼部尚书、吏部侍郎或者翰林学士。吏部尚书通常默认不入阁,因吏部天官掌铨,本就权势滔天。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但那需要皇帝特旨。
这次廷推出来的阁臣人选共有三人:杨博、葛守礼、吕调阳。杨博是吏部尚书,按照惯例是不能入阁的,如今这种情况下不过是礼貌性地?个过场。
葛守礼是左都御史,掌舆论风纪的监察长官,按惯例实务官不能由监察长官担任,否则怎么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呢?
所以这次的推举,虽然是让小皇帝勾选,其实早已内定,就是现任礼部尚书吕调阳。
还是熟悉的味道,依旧是张太岳的风格,让人看似有得选,其实没得选。里外里最终还是会如张居正所愿,叵耐他还有个得力助攻手在皇帝身边!
冯保担心小皇帝不明白国朝惯例,忙上前一步,低声欲与朱翊钧讲解其中关窍,倒是小皇帝先声夺人:“朕可以随意挑选么?朕说话算数吗?”
这话问得相当诛心,众人齐齐跪倒了一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谁敢质疑圣旨的权威性呢?这无异于小皇帝抵着面儿问:我这皇位做得还稳当么?你们之中是有人想造反么?
这话出来,吓得冯保脸都白了,仿佛当面来了个胸厮撞!他本想上前给小皇帝分剖明白,现下亦是一个字儿也不敢再说,偷偷将眼光睇向张居正,见他不动如山地跪在头里,敛眉垂首,映衬着魏阙桂墀,画栋栖云,雕梁耸汉,似有邈四野如窥目下,指万里如睹掌中的气定神闲。
心中最是忐忑的便是吕调阳了,这个廷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是为他铺路,按照惯例板上钉钉子是他入阁。
吕调阳深谙政治艺术,他与张居正在去年辛未会试中已相熟,彼时张居正任主考、吕调阳副主考。论年齿,吕调阳年长、张居正年幼;论考学,张居正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比吕调阳早了一届,是先学前辈。但是吕调阳对张居正一向恭敬,外温而心辨、中毅而貌和。
至于给一个年轻之辈当伴食,本也没什么可尴尬的,上一代还有夏言与严嵩的前车之鉴。想那夏贵溪也是年少才高,何曾把严分宜放在眼睛里,这也不影响严嵩二十年的炳国之权。吕调阳按定了坐盘星,打算循先人之轨辙。
对于此次入阁,吕调阳也是积极争取,不但亲自去全楚会馆递了名帖,且吩咐儿子吕兴周宴请张居正的管家游七,召于樽俎之间,席上敬称‘楚滨先生’,吕兴周十分遵命,亲自为游七捧杯把盏,奉他三杯,尊在首席。
如今入阁之路被小皇帝横插一道,吕调阳此时心中却如辘轳一般翻腾,不得安静,不知自己哪里有违圣上之意,亦或者是中贵人冯保另有谋划?
“众卿平身,不必跪了!”小皇帝直接叫起,仔细打量一下站在前排的张居正,不由得笑起来:“张先生,要是选一人入阁的话,你觉得哪位与你更合气?”
“皇上乾纲独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