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神庙(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夜色如墨,赣县县衙衙沉寂在无边的黑暗里,只有零星几点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昏黄不安的光晕。为了不打草惊蛇,一行人风尘仆仆,如同融入夜色的影子,悄然抵达县衙。甫一落脚,苏彦清便屏退左右,一头扎进了县衙卷宗库。摇曳的烛光下,苏彦清面沉如铁。他亲手翻动着积满灰尘、纸张泛黄的卷宗,指尖划过一行行冰冷的墨迹??皆是近年来赣县及周边上报的孩童失踪案录。
空气仿佛凝滞,唯有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与他偶尔压抑的叹息在死寂中回响。烛泪无声堆积,时间悄然流逝。他逐页细览,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渐渐地,一个令人心寒的轮廓在字里行间浮现:失踪孩童十之八九,来自县城边缘污水潦绕的陋巷,或散落于贫瘠山坳的穷困村落。更教人悚然的是,案发之处竟惊人地重合??几乎皆在耍猴变戏、走江湖的杂耍班子短暂驻足的市集或村头。
那些喧嚣的闹场,赫然成了吞噬稚子血盆巨口。苏彦清合上最后一册案卷,指尖冰凉,一股蚀骨的寒意自心底无声蔓延。
翌日清晨,苏彦清便悄悄吩咐余晖像在信州那样去排查当地城内所有药铺,如若不成再去周边十里八乡稍有规模的药堂、医馆。重点查访近半年内,是否有生面孔大量采购过这几味药材??尤其是止血化瘀,甚至带些麻痹效果的生僻药材。”他展开一张吴昭音留下的写满药名的纸条,上面圈出了几个关键成分,“务必小心,切勿惊动。”
余晖领命而去,身形利落,很快消失在县衙门口的人流中。
城内的药铺掌柜们听到余晖的询问大多摇头,表示未曾见过如此大量购买此类冷门药材的生客。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城西一家不起眼的小药铺里,一个上了年纪、眼神浑浊的老掌柜,在余晖不着痕迹的引导和几枚铜钱的“润口”下,终于压低了声音回忆道:“这位爷这么一说……好像是有那么个人。大概两三个月前?一个看着挺和气的老头儿,背着个旧药箱,自称是走方的郎中,专治跌打损伤。他来过两次,买的就是您说的这几味药,量还不少。我当时还纳闷,寻常郎中哪用得了这么多?而且他挑的药材年份要求古怪……那人说话慢悠悠的,总带着笑,看着挺面善,就是眼神……有点飘忽,记不清具体长相了,只记得左耳垂好像有颗不大的黑痣。”
余晖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又追问了几句细节。见老掌柜确乎再想不起更多,便匆匆赶回县衙复命。他将那“游医”形貌??年约六旬,背脊微驼,一副“慈和”面孔,言语慢吞,左耳垂缀着颗黑痣,身着半旧却齐整的布袍??尽数详陈于苏彦清。
苏彦清凝神静听,待余晖言毕,当即铺展素宣,研墨濡毫。只见他腕底沉凝,笔走龙蛇,仿佛那副形貌早已镌刻心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人像便跃然纸上:赫然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微驼的脊背,眼角的沟壑,尤其是左耳垂上那颗醒目的黑痣,与余晖所述毫厘不差。若非早知其行藏可疑,单看这幅“佛面”,谁又能窥见其下潜藏的蛇蝎心肠?
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