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传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清晰地穿透了静谧的空气。

    人群如同分开的潮水,几名侍卫引导着陆宰和他身边那个显然紧张却又异常激动、脸涨得通红的少年走到御辇前数丈处。陆宰慌忙带着儿子跪下叩首:“草民陆宰,携犬子陆游,拜见吾皇陛下!万岁!万万岁!”少年陆游规规矩矩行了叩拜大礼,动作虽显青涩,却一丝不苟。

    “陆游?”女皇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抬起头来。”

    陆游闻声,恭敬而略显局促地抬起头,但那双眼睛,却清澈明亮,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蓬勃生气和难以掩饰的真诚敬畏。女皇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又扫了一眼他身后神情恭谨的陆宰,方道:“你方才说,认得朕这位护卫是老兵?何以识得?”

    “回禀陛下!”陆游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颤,却依旧清晰响亮,带着掩不住的崇敬,“学生认得那位将军右胸佩戴的徽章!此乃‘靖康忠义?汴梁光复’功勋徽章!是我大伯??”他眼中闪过亮光,“学生大伯当年就是岳元帅帐下先锋军的一员!是朱仙镇和汴梁血战后的幸存者!他老人家戎马半生,一身伤病,解甲归乡后,常常对着这枚徽章给学生讲述当年铁血战事!他老人家说,此徽章的持有者,皆是披肝沥胆、为国舍命的英雄!是见证大宋由至暗走向光复的基石!是……是像陛下一样照亮黑夜的火炬!”

    陆游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火花,稚嫩的胸膛剧烈起伏:

    “大伯说,当年大军被围黄天荡,弹尽粮绝,韩帅命人放火船,陛下亲持长枪,浴血奋战,将士高唱《从军行》,硬是把金兀术数万精锐堵在了那死水之地!汴梁城下尸横遍野,可岳元帅大枪所指,‘雪靖康耻,复我河山’的战旗所向披靡!大伯说,那才是最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男儿气魄!学生……学生陆游,今日得见真铁卫,感佩莫名!学生在此立誓……”他猛地挺直了小小的脊梁,眼神如同淬过火的精铁,锐利而灼热:

    “学生他日,定当效法先辈英烈,习文以明理治国,习武以守护山河!必不负此身,不负此志!要像眼前这位将军,像陛下麾下所有为国征战的英雄一样??顶天立地,报效国家!”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回荡在肃静的官道上,带着少年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一诺千金的决绝!

    整个官道寂静得落针可闻。连柔福帝姬在宫车中,也微微挺直了身子,隔着碧纱,清晰地看着这个在万民之前、面对至尊、毫无惧色陈诉志向的小小身影。他那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穿透时光的力量,直抵人心深处。

    玉辂中的女皇,沉默了。透过帘帷的缝隙,她能清晰地看到少年陆游眼中那如同晨星般璀璨、又如烈焰般灼热的光芒!那不仅仅是少年意气,更是一种对她所创造的“靖康再造”这个时代的认同、礼赞和矢志追随的宣言!这份纯粹的、蓬勃的向往,不正是她与无数将士浴血奋战所要守护的……未来?

    “好一个‘顶天立地,报效国家’!好志气!”片刻后,女皇嘉许的声音响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期许,“陆游,朕记住了你的名字。望你持此心,守此志,勤学苦练,文武兼修。他日策马朝堂,或仗剑沙场,朕等着看你为这昭武盛世添砖加瓦,不负今日之言!”

    就在这时,一位精神矍铄、气度雍容的老妇人,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缓步从随行的官员队伍中走出,来到玉辂前。正是女皇特旨恩荣、随侍史笔的李清照。岁月虽在她鬓角染上霜华,但那双眼睛却因亲历这翻天覆地的中兴而愈发清亮睿智。她向着御辇微微一福,声音温润却中气十足:

    “启奏陛下,臣李清照,有几句话,可否容禀?”

    “易安先生但讲无妨。”女皇允诺。

    李清照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那跪在玉辇前、被御前赐名激动得微微发抖的少年陆游,眼中流露出复杂而深远的神色??有对往昔峥嵘的凝重,有对少年志向的欣赏,更有一种薪火传承的郑重。她从身旁一名侍奉书童手捧着的、深檀木描金书匣中,双手极其珍重地捧出了一卷东西。

    那并非普通卷轴!而是由数十页特制麻桑纸工整装订成册、以靛青色锦缎封面精心包裹、丝线细密缝缀的厚册手稿!墨迹犹新,散发着一股陈年松烟墨特有的清冽微香与桑麻纸朴实的芬芳。

    “陛下,老臣自蒙圣恩,执笔起居,随侍陛下龙兴临安始,迄今已近十载寒暑。”李清照的声音带着史家特有的庄重和浓烈的感慨,她将那厚册举至齐眉:

    “此稿乃老臣数年来,秉笔直书,亲录所历所见、所闻所感:陛下如何于临安破釜沉舟,拨乱反正;宗泽、岳飞、韩世忠、吴?诸公如何含辛茹苦,于逆境中重铸军魂,聚拢民心;我大宋军民如何在一场场血战之中,将颓散的信念寸寸凝聚,终至破围城、复汴梁、斩逆首、灭金廷!一路百死一生,步步泣血!此卷初稿,名曰《靖康纪闻》。”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陆游,眼神中充满了殷切:“老臣今日观此子,心志如铁,目光灼灼,神似当年那批投笔从戎、视死如归的太学学子!其志可嘉!老臣斗胆,冒死相谏:恳请陛下恩准,将此《靖康纪闻》初本,赐予此子陆游!此卷虽非正史定本,字里行间却是老身心血,是亲历者眼中的血泪之书!若能为少年辈读之,使其知我大宋国运跌宕之艰险,知今日河山光复之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