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大学筹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送别狄奥多西使团的典礼在通津门码头举行。拜占庭帝国的巨大海船“玛利亚号”泊于汴河汇入黄河的浩渺烟波中,风帆鼓荡,象征两国的旗帜猎猎作响。女皇亲自登岸相送,仪仗隆重。在交换国书时,一份以皇家御用明黄绢帛书就、加盖了硕大皇帝玺印和昭武女皇私印的文书,由鸿胪寺卿郑重递交至狄奥多西手中。这份国书言辞恳切而庄严:

    “大宋昭武皇帝致东罗马帝国共治之伟大皇帝曼努埃尔阁下:

    吾闻西海之外,有文明古国,传承希腊罗马之盛道,智慧之光,灿若星河。今者贵使狄奥多西西渡沧溟,跋涉万里,携厚谊而至,实乃两国之幸事,苍天之美意。

    朕与狄奥多西阁下多番晤谈,获益良深。贵邦典章制度,浩瀚学统,尤以承续古贤之学而育时代精英之大学,令朕不胜钦慕。夫文明之道,当如江河汇海,博采众长;治国之基,首在育人兴邦。贵国大学育才之理,于我大宋,恰如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朕今遣使,非仅答礼修好,更怀求索至道之诚心。愿两国结为兄弟之邦,平等相待,永世敦睦。互通商旅,以利万民;互遣学者,以求至理。望自今伊始,智慧之门,豁然洞开;知识之路,畅通无阻。使罗马之雄辩,映照华夏之哲思;东方之机巧,启发明珠之匠心。东西辉映,共铸人类之华章!

    今特遣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张九韶为特命钦差大使,率博学通译、医匠、天文、工造诸才彦共计三十八人,携我朝《太平御览》、《天工开物》精要、《浑天仪注记》、《武经总要》图谱及诸般珍奇土仪,随贵使归航,登堂谒帝,深究大学之宏旨,尽览帝国之华光。愿我朝学子,能承甘露于海西;期贵邦俊才,亦得沐春风于天东。

    愿以学为桥,万世长存!谨书以表至诚。

    大宋昭武皇帝赵福金亲笔

    昭武五年三月廿八于汴京紫宸殿”

    狄奥多西以双手恭敬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国书,感受到的不只是丝绸的顺滑与皇家印玺的分量,更感知到文字间蕴含的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对交流的真诚与一个强大君主的自信气度。他深深鞠躬,用流利的官话回答:“伟大的女皇陛下,您的胸怀如同大海般广阔,求知若渴如最虔诚的学生!我必亲手将此书信呈于吾皇御座之下,您的使者将在君堡得到最高的礼遇与毫无保留的交流!愿这艘航船,不仅载着香料与丝绸西行,更载着大宋求知的灵魂!”

    就在“玛利亚号”升帆离岸,驶向波涛壮阔的地中海方向之时,另一匹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已携带着女皇最核心的意志,风驰电掣般冲向了南方的湖湘大地,目的地直指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六百里外,岳麓山下,清风峡口。

    现任山长萧介,乃前朝理学大儒杨时再传弟子,以持重守礼、学问精深闻名。当他接到那份加盖了鲜红皇帝玺印的诏书时,双手禁不住微微颤抖。诏书内容并非笼统勉励,而是如同解剖的利刃:

    “钦命岳麓书院山长萧介并潭州知州吕彦升听旨:朕闻岳麓立学,千载文枢,然亦闻其有经义雕琢过甚、空谈过繁而致实学不彰之弊!朕非欲弃经史根基,实忧书院囿于章句,难符昭武新朝开物成务、经世致用之需!

    今诏:一、于书院现有经史策论各斋外,即刻增设‘天象历算斋’、‘舆地测绘斋’、‘律法实务斋’、‘百草医药斋’、‘器械格致斋’(工技原理)!斋舍营建、师资选聘,限尔等一月内拿出切实章程!

    二、打破旧习,不拘一格!遍访天下,诚邀通晓天文者、精于水利者、深研律法之判官推官、知名良医、甚或身怀绝技之巧匠大工,聘为教习!重其禄,尊其位,允其带徒,开课授业!士子不得以‘术业’轻之!敢有阳奉阴违者,严惩不贷!

    三、书院原有学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