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丛孝不知道他老娘的心声,要是知道非得喊冤不可。

    他是从张家的架子床得的灵感,黄花梨木的架子床他是不敢肖想,黄花梨的簪子还是够得着的。索性这回得了一注大财,丛孝狠下心买了两根黄花梨的簪子,要不是念着女娃娃带木质首饰太过稳重,青叶的银簪子也是木头的了。

    可惜他是媚眼抛给瞎子看??白费心思,小辈的是银质,长辈的肯定比银贵重。这般简单的道理在丛孝看来,即便他不说,他娘应当也知晓。

    只不过丛孝显然高估了他老娘的智商,她老人家眼里只有金银,其余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杂碎。小儿子的一片好心落空,杏娘显然猜出来几分,她才懒得好心告诉婆婆,说了她也不会相信。

    在某些方面,陈氏十分冥顽不灵。

    听了老姐妹的控诉,陈姨妈嘴角抽搐,满心不是知味。

    想他们寻常人家的儿子,纵是有孝心那也是有限的,镇日忙碌生计无暇顾及其它。在他们看来,爹娘有口吃的冷天里不挨冻,就是尽了最大的孝。

    怕是只有进了棺材的那一刻才能得着儿子买的寿衣,埋在黄土了尚且还要保佑儿孙后辈衣食无忧,否则下到阴曹地府香火都没得吃。生前是个可怜的穷人,死后当个受鄙夷的穷鬼。

    她这个姐姐可倒好,既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儿子买了东西孝敬,旁人想都不敢想的物件,她还挑剔上了,简直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打小她姐俩就处处争先,事事好强,年轻时同样的生儿育女种地养家,忙碌操持也没什么两样。自打她外甥有了出息,有些事情就露出了端倪。

    种地毕竟是在田里讨生活,一季稻子一季收成,一年两季稻子,多一个铜子都没有。做工则不然,做一天活计就得一天工钱,做得好还有额外的奖赏,这可比土里刨食便宜得多,又轻松又能来钱。

    至于夫妻父子分离那都是小事,无足挂齿,比起田里的劳苦,这算得了什么。

    先是俩姐妹的境遇日渐不同,她姐姐不用下地了不说,还时常能得些银子,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心惬意。

    待到外甥娶了李老爷子的闺女,两家的差距也越发大起来,娶了个靠山硬且嫁妆丰厚的儿媳,这个儿媳还心思单纯,她姐姐岂不就成了太上皇。

    至此,她就算不认命也不行,人的命真不是靠争就能赢的,她姐姐就是有这个好运道。一辈子自私自利,一辈子吃穿不愁还有银子花。

    她知道姐姐是在抱怨而不是炫耀,可就是如此,她才更气闷。还不如明目张胆地显摆呢,不自知的张狂更叫人心底里难受得紧。

    陈姨妈压下心里的烦闷,恭维道:“咱们姐妹一同长大,我自认长得不比姐姐差,可旁人都说姐姐是个有福气的。

    我听了很是不服气,都是一个爹妈生的,凭什么姐姐就比我得人爱。活到如今这个岁数,我却要说一句,还是老人家眼毒,姐姐可不是比我享福?”

    陈氏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尽力维持起码的风度,到底是她亲妹妹,不可太过得意忘形。

    “你家也不差,妹夫是个老实憨厚的性子,儿女也听话,你在家也是当家作主的老太太。当然,跟我家是没法比啦,附近几个村子有几家比得上我家的,你跟旁人比就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