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针对老登的黄金汇报法则(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面不改色地走上前,把汇报资料放到桌角,神色自然地鞠了一躬:“感谢您抽时间听我汇报,朗姆先生。”朗姆简洁地说:“坐。”
长岛京悟在那张没有靠背的单人椅上坐下,微微前倾,摆出一个“我时刻准备被批评”的学术受虐脸。
朗姆的语气很冷:“算上到今天,你一共入职三周。”
“是的。”
“你觉得你这三周做得如何?”
老登立威第一式:自我评价陷阱。答“好”是狂妄,答“不够好”是自废武功。真正聪明的牛马不会正面接球,而是避重就轻,从侧翼切入,给出一个不卑不亢、滴水不漏的中性总结。
长岛京悟说:“我觉得自己用了最快的速度熟悉课题,现阶段做出了一些前期铺垫性的数据,还不能称为成果,但有方向、有初步模型,基本符合我对前三周的预期。”
朗姆眯了眯眼:“你这回答倒是滴水不漏。”
“我很怕浪费您的时间、给公司添麻烦,所以会提前准备好答案。”长岛京悟语气真诚地说。
朗姆没接话,只是用拇指随意翻了翻第一页资料,看了不到两秒,便将它推开:“讲吧,不要太长,我时间不多。”
老登立威第二式:打断流程,强行压缩你精心准备的节奏。对此,长岛京悟早有预判。针对这份汇报,他准备了30分钟、10分钟、5分钟、3分钟四个演讲版本,全部逐字背诵,随时可以灵活切换、自由拼接,用来应对各类老登的临场骚操作。真正顶级的牛马,讲究的就是一个模块化输出,任老登怎么砍流程,都能原地重组。
长岛京悟顺势拉过纸质汇报,打开第一页:“那我开始了。首先,我想要向您介绍我这三周的实验设计。我在宫野博士的实验记录上选取了三个可以优化的实验步骤,通过体外实验初筛出两个可能具有神经激活功能的关键条件。其中一个在两种细胞模型上提升了神经突起生成速率,另一个在膜电位维持上效果更明显。具体数据我用热图和时间曲线都标注出来了??”
“讲这些我听不懂。”朗姆抬手打断,“说重点。”
长岛京悟:“……好的。简介地来说,在宫野博士的主导期间,这个课题的阶段性瓶颈是重复再现体外神经元再生。三个星期的工作后,我认为可能已经有了突破口。”
朗姆眉头一挑:“‘可能’?”
“我在避免夸大,”长岛京悟镇定地回答,“数据初步可靠,但还需要进一步重复实验和对照分析。不过,如果这两个关键条件真的有我们推测的效应,那么距离确认通路和最终应用于制药就无比接近了。”
朗姆盯着他几秒,忽然笑了。或许是因为只有一只眼睛,他的脸在笑起来的时候并不显得亲切,反而令人感觉十分危险。
朗姆问:“你说话总是这么会挑词吗?”
长岛京悟恭敬地说:“我猜测您需要我做一个精准而诚实的汇报。”
朗姆冷哼:“嘴巴挺会说,野心也不小。谁知道你是不是提前彩排过。”说完,他竟随手把汇报资料抓起来,直接扔进了一旁的垃圾桶!
他目光锋利地盯着长岛京悟:“如果就像你说的那样,有了一个突破口。那你下个月做不出比这次更有进展的结果,你打算怎么办?”
来了,老登立威终极绝招:先全盘否认你的成绩,再逼你用未来的承诺背书当下的价值。
这招的核心在于:他不评估你现在的工作是否合格,而是假装它一文不值,并用“未来是否更好”来判定你“现在是否有用”。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所有的努力都被迫转化为赌注,而不是成果。他不表态、不确认、不给予任何正向反馈,只留给你一个模糊的、充满威胁性的“下个月”。
这一招,同为老登promax的S教授用得如火纯青。
和G教授不同,S教授向来不骂人,甚至称得上温文儒雅。但每次长岛京悟把最新数据夹在汇报文件里递过去,S教授总是边翻边点头,然后忽然一句:“你觉得这个结果能发哪儿?”
若他答得上来,对方会直接追问:“为什么没有办法往更高的杂志投?”
若他答不上来,对方会微微一笑,缓缓合上手上的资料:“那你现在做这些,你觉得有意义吗?”
很少有人能够忍得了S教授这种精神污染级别的pua。当时他们实验室里总共六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到最后能润的都尽力润走了。而可怜的长岛京悟因为签证问题,只能硬撑三年,直到最后绝望猝死。这三年里,他对老登的抗压能力呈指数级增长,心理压力不过是家常便饭,他实在太能扛了。
所以当朗姆露出那副“我看你也就这样”的表情,把资料扔进垃圾桶,冷冷抛出一个“那你下个月怎么办”的时候,长岛京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