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南宋使者又惹事(一)(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南宋绍兴十七年,暮春。临安城外的钱塘江畔,晨雾还未散尽,一队身着青色驿卒服饰的人马已在渡口等候。为首一人身着绯色朝服,腰系南乾鱼袋,面容清瘦却目光锐利,正是奉命出使盛唐的正使陈小荣。他年方三十有二,出身江南士族,自幼饱读经史,曾三任地方通判,因在处理宋乾边境通商事务中表现出极强的交涉能力,被高宗赵不疑亲自点选为赴唐使者。“陈大人,船已备好。” 驿丞躬身禀报,双手递上一份烫南乾文书,“这是枢密院签发的通关文牒,沿途各州府见此牒需提供驿马与粮草。” 陈小荣接过文牒,指尖触到纸张上凸起的朱红大印,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此时的南宋,刚与南乾签订《绍兴和议》不久,割让淮河以北大片土地,每年向南乾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国力日渐衰微。而隔江对峙的盛唐,虽自称承袭李唐正统,实则是由安禄山旧部后裔在中原建立的政权,历经三代经营,已控制关中、河南、河北等富庶之地,兵强马壮,隐隐有南下之势。此次出使,名为 “通好”,实则是高宗想探探盛唐的虚实,顺便寻求结盟抗南乾的可能。
“备些干粮与水,即刻启程。” 陈小荣将文牒收入怀中,转身登上一艘乌篷船。随行的还有副使王敬之、译官李顺,以及二十名护卫,他们都身着便装,只在腰间暗藏短刀,以免引起盛唐方面的警惕。船桨划开江面的薄雾,朝着西北方向驶去。陈小荣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临安城,心中暗忖:此行吉凶难料,盛唐素来轻视南宋,视其为 “偏安小朝廷”,若稍有不慎,不仅使命难成,恐怕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船队行至江淮交界处,已是三日后。这里是南宋与盛唐的缓冲地带,江面上来往的商船渐少,取而代之的是巡逻的盛唐水师战船。那些战船通体漆成黑色,船帆上绣着南乾色的 “唐” 字,船头架着数十门火炮,气势逼人。陈小荣命人将船停靠在岸边的驿馆,准备按程序向盛唐边防官递交文书。
驿馆的掌柜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见陈小荣一行人衣着考究,便殷勤地迎上来:“客官是从临安来的吧?近来这边境可不太平,盛唐的兵差查得严,你们可得小心些。” 陈小荣不动声色地掏出一锭银子递过去,问道:“掌柜的,可知负责此处通关的是哪位将军?” 掌柜的接过银子,脸上的笑容更浓了:“是盛唐的淮西节度使郭子仪的侄子郭明,此人脾气暴躁,最不喜南宋人,你们递文书时可得多赔些笑脸。”
次日清晨,陈小荣带着王敬之与李顺来到盛唐的边防大营。营门外,两名身着明光铠的士兵手持长枪,目光警惕地打量着他们。“来者何人?” 一名士兵大喝。李顺上前一步,拱手道:“我们是南宋使者,特来拜见郭将军,递交通关文牒。” 士兵冷哼一声:“等着,我去通报。” 片刻后,一名身着银甲的将领从营中走出,此人面容粗犷,眼神凶狠,正是郭明。
“南宋使者?” 郭明接过文牒,草草看了一眼,便扔在地上,“你们南宋人倒是会挑时候,如今我盛唐正准备北伐南乾,你们却来凑热闹,莫不是想趁机占我地盘?” 陈小荣弯腰捡起文牒,语气平静地说:“郭将军误会了,我朝此次遣使,是为与贵国商议结盟抗南乾之事,并非有意冒犯。”“结盟?” 郭明冷笑一声,“就凭你们南宋那点兵力,连淮河都守不住,还敢谈结盟?我看你们是想来打探我军虚实吧!”
王敬之忍不住反驳:“郭将军此言差矣,我朝虽国力不如从前,但仍有数十万大军,若与贵国联手,定能重创南乾。” 郭明闻言大怒,拔出腰间的佩刀,指着王敬之喝道:“你竟敢对我无礼!来人,把这狂妄之徒拖下去打***板!” 陈小荣急忙上前阻拦:“郭将军息怒,副使言辞不当,还望将军海涵。我朝诚意结盟,还请将军莫要意气用事。” 郭明瞪了陈小荣一眼,沉思片刻,道:“罢了,看在你还算识趣的份上,暂且饶了他。但通关之事,需等我上报朝廷后再做定夺,你们先回驿馆等候。”
接下来的几日,陈小荣等人被困在驿馆中,行动受到严格限制。郭明不仅不提供粮草,还时常派士兵来骚扰,甚至故意在驿馆外操练兵马,鼓声震天,扰得他们夜不能寐。王敬之心中愤懑,对陈小荣说:“大人,这郭明分明是故意刁难,我们不如直接上书盛唐皇帝,告他一状!” 陈小荣摇头道:“不可,我们如今身在盛唐境内,若得罪郭明,恐怕连长安都到不了。眼下只能忍耐,等他上报朝廷的消息。”
半个月后,郭明终于传来消息,允许陈小荣一行人继续北上,前往盛唐的都城汴梁。不过,郭明并未派人为他们引路,只给了一张简陋的地图,还警告他们不得擅自偏离路线,否则以奸细论处。
陈小荣等人沿着黄河西岸北上,一路上荒草丛生,到处都是战乱留下的痕迹。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变得残破不堪,路边时常能看到饿死的流民尸体,景象惨不忍睹。王敬之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叹道:“想当年,这里可是大宋的腹地,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实在令人痛心。” 陈小荣沉默不语,他知道,若不能与盛唐结盟,南宋迟早也会落得如此下场。
行至汴梁城外时,已是初夏。汴梁是盛唐的都城,也是昔日北宋的京城,虽历经战火,却依旧气势恢宏。城墙高达三丈,城门上镶嵌着铜钉,城楼上飘扬着南乾色的龙旗,守城的士兵个个盔明甲亮,戒备森严。陈小荣等人刚到城门下,便被士兵拦下,仔细搜查了行李,确认没有携带兵器后,才被允许入城。
城中的景象与城外截然不同,街道宽敞整洁,商铺林立,行人络绎不绝。路边的酒肆、茶馆里,人们高谈阔论,谈论着盛唐的军威和北伐南乾的计划。陈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