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南宋使者又惹事(一)(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荣不禁感叹,盛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而南宋却在偏安一隅中逐渐衰落。他们被安排住在城中的驿馆里,等待盛唐皇帝的召见。驿馆的官员告诉他们,盛唐皇帝李新宇年轻有为,雄心勃勃,一心想恢复李唐的疆域,对南宋的态度颇为复杂,既想利用南宋牵制南乾,又轻视南宋的实力。陈小荣心中明白,此次面见李新宇,是整个出使任务的关键,必须谨慎应对。
然而,就在他们等待召见的第三天,意外发生了。当晚,陈小荣正在房间中整理文书,突然听到驿馆外传来一阵喧哗声。他起身走到窗边,只见数十名身着黑衣的男子手持刀剑,正与驿馆的护卫厮杀。“不好,有刺客!” 陈小荣心中一惊,急忙拔出腰间的短刀,守在门口。
王敬之和李顺也闻声赶来,三人背靠背站在一起,警惕地盯着门口。片刻后,房门被一脚踹开,几名黑衣刺客冲了进来。陈小荣挥刀迎战,与刺客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虽自幼习武,但毕竟是文官,身手远不如刺客矫健,几个回合下来,便已气喘吁吁,手臂也被划伤了一道口子。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队盛唐的禁军赶到,将刺客团团围住。为首的将领高声喝道:“大胆刺客,竟敢在京城刺杀南宋使者,还不束手就擒!” 刺客见势不妙,想要突围,却被禁军一一制服。
事后,盛唐的官员前来调查,告诉陈小荣,这些刺客是南乾派来的奸细,目的是破坏宋唐结盟。陈小荣心中却存有疑虑,他觉得这些刺客的身手和行事风格,更像是盛唐内部的人。但他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感谢盛唐方面的保护,并请求尽快面见李新宇,商议结盟之事。
又过了数日,盛唐皇帝李新宇终于召见陈小荣。南乾銮殿上,李新宇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注视着下方。殿两侧站立着数十名文武大臣,个个神情肃穆。
陈小荣手持朝笏,恭敬地行跪拜之礼:“南宋使者陈小荣,叩见大唐皇帝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国运昌盛。” 李新宇微微点头,道:“平身吧。听闻你此次前来,是为商议宋唐结盟抗南乾之事?” 陈小荣起身,拱手道:“陛下英明。如今南乾势大,威胁着宋唐两国的安全,若两国能联手,定能击败南乾,恢复中原故土。”
李新宇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陈小荣,你倒是会说漂亮话。可你们南宋有什么实力与我盛唐结盟?当年靖康之变,你们北宋数十万大军不堪一击,如今南宋偏安江南,更是国力衰退,若不是我盛唐在北方牵制南乾,你们恐怕早就被南乾灭亡了。”
陈小荣从容应对:“陛下所言甚是,我朝确实曾经历劫难,但如今已逐渐恢复元气。我朝拥有江南的富庶之地,粮草充足,水师实力更是天下无双。若与贵国结盟,我朝可从江淮出兵,牵制南乾的南线兵力,贵国则可从关中、河南出兵,北伐南乾,如此南北夹击,南乾必败无疑。”
殿中一名大臣站出来,反驳道:“陈小荣,你这是在白日做梦!江南虽富庶,但地势低洼,易攻难守,若南乾派大军南下,你们南宋能否守住江南还是个问题,更别说出兵牵制南乾了。我看你们是想借助我盛唐的力量,保住自己的偏安之地吧!”
陈小荣毫不示弱:“这位大人此言差矣。我朝并非只想偏安,而是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北伐的时机。此次结盟,对宋唐两国都有好处,并非只是我朝受益。若贵国不愿结盟,一旦南乾消灭了我朝,下一步便会集中兵力攻打贵国,到那时,贵国将独自面对南乾的大军,后果不堪设想。”
李新宇沉默片刻,道:“陈小荣,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但结盟之事事关重大,朕需要与大臣们商议后再做决定。你先回驿馆等候,朕会尽快给你答复。” 陈小荣拱手道:“谢陛下。臣静候陛下的佳音。”
回到驿馆后,陈小荣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盛唐的大臣们大多轻视南宋,反对结盟的声音一定很大。若不能说服李新宇,此次出使便会无功而返,南宋的处境也将更加艰难。
接下来的几日,陈小荣多次拜访盛唐的宰相张镐,向他阐述结盟的好处,并送上了南宋的珍贵礼物。张镐是盛唐的老臣,为人正直,深知南乾的威胁,对结盟之事持中立态度。他告诉陈小荣,李新宇虽有北伐之志,但对南宋的实力仍有疑虑,若能让南宋拿出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和实力,结盟之事或许还有希望。
陈小荣听从张镐的建议,上书李新宇,提出南宋愿意出兵十万,与盛唐联手攻打南乾的南京(今开封),并愿意提供一百万石粮草支援盛唐军队。李新宇收到上书后,召集大臣们再次商议,争论依旧激烈。反对结盟的大臣认为,南宋的兵力和粮草不足以信任,若与南宋结盟,只会拖累盛唐的北伐计划;而支持结盟的大臣则认为,南宋的支援虽有限,但能牵制南乾的兵力,为盛唐北伐创造有利条件。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边境传来消息,南乾派大军攻打盛唐的太原城,太原守军节节败退,请求朝廷支援。李新宇见状,深知形势危急,若不尽快出兵支援,太原一旦失守,南乾便会乘胜南下,威胁汴梁的安全。他不再犹豫,当即决定与南宋结盟,并召见陈小荣,宣布结盟的决定。
南乾銮殿上,李新宇对陈小荣说:“陈小荣,朕已决定与南宋结盟。朕命你即刻返回临安,转告你家皇帝,让他尽快派大军北上,与我盛唐军队会师太原,共同抗击南乾。” 陈小荣心中大喜,跪拜道:“谢陛下!臣定不辱使命,尽快促成两国大军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