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将亲征当儿戏的朱祈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军心涣散,后勤崩溃……这仗,还没打就已经输了九成!他沉痛地开口:“陛下息怒…此非战之罪,实乃…人祸!五十万精锐…危矣!天子…危矣!” 最后几个字,带着无尽的沉重。

    分宜县内的黄子澄死死盯着天幕上邝埜、王佐跪在泥水中的画面,又看到成国公朱勇“膝行向前”的屈辱,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跳。

    他猛地一拳砸在身旁的石柱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混账!阉狗!如此折辱国之柱石,践踏武勋尊严!可恨!可杀!”

    他仿佛感同身受,那种被阉人踩在脚下的奇耻大辱,让他血脉贲张。

    --

    天幕的血色似乎更加浓郁了,金色的文字带着一种冰冷的绝望感继续推进:

    【二十五日,抵万全峪(今河北万全一带)。二十六日,至怀安城西(今河北怀安)。二十七日,达天城西(今山西天镇)。二十八日,抵阳和城南(今山西阳高)。】

    【阳和!尸横遍野!皆为前番明军败亡之惨状!曝尸荒野,无人收敛!景象凄厉如鬼蜮!目睹此景,全军上下,恐慌弥漫,士气彻底崩溃!】

    画面掠过那些残破的旗帜、散落的兵刃,以及层层叠叠、被雨水浸泡得面目全非的明军尸体。

    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奉天殿前不少文官忍不住干呕起来,武将们亦是脸色铁青,紧握双拳。

    蓝玉眼神锐利如刀,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阳和……这是先锋溃败之地!王振这蠢货,竟把天子带到了这等死地!他是生怕皇帝死得不够快吗?!”

    【二十九日,抵聚落驿(今山西大同聚乐堡)。八月初一,大军终至大同。】

    【初二,帝驻跸大同】

    【此时,镇守太监郭敬(王振党羽)密报:诸军已连遭败绩,绝非也先敌手!恰逢天降暴雨,倾盆而下,军中惶恐达于极点!】

    【王振至此,方如梦初醒!惊惧之下,仓皇决定——即刻撤军!】

    “撤军?”一直沉默的冯胜此刻忍不住冷笑出声,带着浓浓的嘲讽,“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想跑?晚了!五十万大军,在敌人眼皮底下,在泥泞风雨中,如此仓促撤退?这是自寻死路!”

    他久经沙场,深知撤退比进攻更需要严密的组织和绝对的纪律,而眼前这支大军,早已被王振折腾成了一盘散沙!

    耿炳文看着天幕,摇头叹息,语气复杂:“年轻气盛,不知兵凶战危,被奸佞蒙蔽,轻率至此……唉,倒是与当年……”

    他话未说完,但目光下意识地瞟向了一旁的李文忠。那未尽之言,在座的老将们心知肚明——像谁?像建文帝麾下那个志大才疏、断送数十万大军的草包主帅李景隆!

    李文忠此刻的脸色早已涨得通红!他本就是火爆性子,听到耿炳文这意有所指的叹息,又联想到自己那个不成器、最终背叛建文帝投靠了燕王朱棣的儿子李景隆,新仇旧恨瞬间涌上心头!

    他猛地踏前一步,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和羞耻,大声道:

    “耿老将军此言差矣!那李景隆是什么东西?他是我李文忠的逆子!但他与这正统皇帝岂可同日而语?李景隆那厮,是吃着建文皇帝的俸禄,拿着朝廷的兵符,却暗通款曲,为燕……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彻头彻尾的背主求荣!猪狗不如!而这位正统皇帝呢?”

    李文忠指着天幕,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他不过是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不识民间疾苦,更不懂刀兵险恶的娃娃!是被王振那等奸阉小人蒙蔽了心智,才铸此大错!他是昏聩,是愚昧,可根子上,是没人好好教他啊!是没让他明白,这皇帝的位置,这江山社稷的分量!”

    李文忠这番话说得又快又急,情绪激动,将儿子李景隆的背叛行径骂得狗血淋头,又试图为朱祁镇开脱,将其归咎于教育和蒙蔽。他话音未落——

    “燕王殿下携世子,殿外请安——!” 殿前当值太监那尖细悠长的通禀声,恰在此时穿透了殿内凝重的气氛,清晰地传了进来。

    “呃!” 李文忠那慷慨激昂的声音戛然而止,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他猛地意识到自己刚才情急之下说了什么——“为燕……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燕”字刚出口!而此刻,燕王朱棣本人,就在殿外!

    李文忠的脸,瞬间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最后变得一片惨白,毫无血色!

    他僵硬地转过头,目光惊恐地望向殿门口的方向,嘴巴微张,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巨大的尴尬和恐惧攫住了他,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奉天殿前,气氛变得无比诡异,所有人的目光都微妙地在暴怒的皇帝、尴尬欲死的李文忠以及即将进殿的燕王之间来回逡巡。

    朱元璋将李文忠的窘态和那未尽的“燕”字听得清清楚楚,他盛怒的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但此刻更大的忧虑压过了对臣子失言的追究。

    他缓缓坐回龙椅,目光越过殿门,仿佛穿透了虚空,落在那遥远未来、风雨飘摇的大同行营。

    一个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他的心头:教育!对储君、对皇帝的教育!深宫妇人之手养出来的,难道就是这等不知天高地厚、轻易葬送祖宗基业的蠢货吗?

    他朱元璋打下的江山,绝不能让这样的子孙败掉!一丝前所未有的、关于未来皇帝培养模式的冰冷构想,开始在他铁血的心底悄然滋生。而殿外,朱棣沉稳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