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省委研究工作(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三哥王教头是地下党打入白莲教里的一颗钉子,他在教里坐第三把交椅,目的是有朝一日能让地下党掌控这支地方武装。“ 明白! 罗书记 。”
罗书记看到病历袋里面装着的酒精棉球玻璃瓶跟打火机 , 问赵院长:
“这是什么?”
“ 嗷 ,这是我为了怕万一被敌人发现这份情报 ,准备烧掉情报 。”
“很好 ,想的比我周全。不过这么包装不行 ,病历袋 、 医用玻璃瓶很容易联想到医院 ,给特务们留下线索 。钱委员 ,你把那张油布递给我 。”
钱委员是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公开身份是扬子江船运公司经理,借助便利条件走遍全省指导革命工作 ,老钱同志站在椅子上自摞着的茶叶箱子顶部取下一张油布递给罗书记。
罗书记用油布把情报重新包好,用纸绳扎紧,再放进一个布的手提袋里。用一个纸质的茶叶盒装 酒精棉球,又往茶叶盒里倒进去些点灯用的煤油,与酒精棉球混合,然后再用纸绳捆好,茶叶盒旁边 放着打火机 。(油布是几十年前主要的包装材料 ,相当于现在的塑料布)
“小魏子你过来看着 ,路上如果发生紧急情况 ,万不得已你就先把茶叶盒打开倒出来 ,用打火机点燃这些棉球,油布包见火就着,情报就会烧个精光 。也就是宁可你死了,宁可情报烧了也决不能让情报落到敌人手里 , 明白吗?”
罗书记打开手提袋,拿起茶叶盒解开纸绳打开给小魏子看里面的酒精棉球,又拿起打火机解释给小魏子如何使用。
“ 明白 ,罗书记 ,决不能让情报落到敌人手里!”
“好 ,你赶快去吧! 我马上给红四方面军发电报告诉他们去接应你们 。”
“我走了?”
“好 ,带好门我们继续开会 。”
小魏子提着手提袋离开了房间。 罗书记看了看大家继续说:
“赵院长 ,我们几个刚才研究的事也很重要 。我再给你大体说一下: 汉阳兵工厂的高为祥同志昨天晚上被捕了,是武汉密调局抓的人,内线传来的消息是老高在牢里表现得比较坚强,我们正商量着怎么去营救老高同志 。”
赵院长吃了一惊:
“怎么会这样?”
罗书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又放下水杯:
“另外 ,段长柱负责的竹林客栈交通站也被敌人破坏 ,幸好是段长柱被捕的那天 ,交通站的全体同志都已经及时撤离没有人被捕 ,只是那个交通站今后就不能再用了 ,具体情况让钟委员说说吧 。”
钟委员名叫钟书良,公开身份是贸易公司的经理,主要做钢材生意,汉阳兵工厂是他的客户之一,对兵工厂里的情况比较了解。他留着短短的头发 ,白净又瘦长的脸颊,长着像欧洲人的那种凹下去的 大眼睛,鼻梁骨则略高一点,胡子剃得干干净净,他整个人给人的感觉非常干练有精神 。他放下手里的书 ,看着赵院长:
“段长柱知道的所有交通站包括竹林客栈在内的同志,都已经安全撤离,择日再另行组建交通站。 绸缎庄虽然不在段长柱知晓的范围内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 ,也暂时关门停业 ,如果没有被敌人搜查, 说明绸缎庄没有暴露。其他交通站如果也没有被敌人搜查,说明我们当初制定各个交通站决不能相互之间有联系的规定是正确的。段长柱出卖了高为祥同志,其实段长柱原本不认识高为祥同志,可是他曾多次参与汉阳兵工厂武器私下交易的秘密行动 ,所以应该见过并知道高为祥同志 。”
“兵工厂还有谁被抓?”
“没有其他人 ,就老高自己被抓 。”
“老高他对哪些同志比较熟悉?”
“老高对我很熟悉 ,他不认识赵院长不认识在座的你们几位 ,但他见过罗书记 。”
“老高参加过金银湖会议吗?”
“他当然参加了,武器转运大别山的事没有他就不可能办成 。我记得当时除了罗书记 ,你们都没有参加金银湖会议吧?”
“老高他见过赤卫队的同志 , 因为需要人家帮助配合往大别山运送武器 ,但是并不知道赤卫队同志的情况 。对于其他的同志呢 ,高为祥同志虽然在会议上见过他们的面 ,但不知道那些同志的情况,应该不会影响参会同志的安全 。”
罗书记摆了摆手 ,示意也要说一说:
“高为祥是个好同志 ,他为革命为红军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们当然不相信他会叛党变节 ,我的意见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关系 ,全力以赴营救高为祥同志 。咱们讨论一下有哪些办法手段可以利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