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运气好(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楚王妃柔柔一笑,毫不遮掩,直言替二郎君请婚的目的,冲喜。是冲喜,亦是替府中其余已能成婚定亲的孩子们,抗下此事,毕竟冲喜的名头不好听,一桩婚事足以,多了过犹不及。
自此短时间内,薛皇后无法再在明德帝病重时,屡次催促孙辈们成婚。
“原来如此。”纵然崔侧妃再迟钝,也明白楚王妃迅速为二郎君请婚的用心良苦,不免觉得后怕。
楚王妃不多言不否认,只是温声道:“妹妹善解人意,我和大王都会感激妹妹的。”
“是,姐姐替元娘考虑,我亦要为我的二娘考虑。”崔侧妃难得交心,“明人不说暗话,那位不会同样想亲上加亲吧。”
那位既是薛皇后。
京中无人不知薛皇后一心扶持母家、偏爱侄儿赵国公,这赵国公的长子今年已年近十四,此年岁正好定亲想看。
薛皇后自诩后族尊贵,看不上那些寻常世家贵女,遂将目光放在了养在宫里的楚王长女元娘身上。
但楚王厌恶行径放荡的赵国公已久,哪里肯让女儿跳入火坑,即便薛皇后退而求其次选了庶女二娘,他亦是不愿。
楚王妃闻言,微不可查地轻轻颔首。
见状,崔侧妃恭谦俯首一拜:“此事,妾身叩谢王妃。”
薛皇后疼爱儿孙,每逢年节时赐下的珍宝无数,不少东西,连出身世族的她也没见过,且即便二娘不比元娘长于宫中,可薛皇后待二娘同样不错。
可嫁入王府这么多年了,她偶尔听过些风言风语,薛皇后虽喜欢孩子,可本性说一不二,当年薛皇后两女一子的婚事皆是其亲手求陛下赐婚、不容儿女反驳,全为替母族谋取利益,用作交换。
结果最后,长女晋康公主和驸马各自养各自的面首、小妾,多年不见一面;小女儿宜真公主的驸马因失察而导致先豫王战死疆场,被削去爵位,吓得公主入道清修,不问俗事。
至于大王和王妃,她虽恨王妃自闺中起便处处压她一头,却也艳羡大王待王妃的尊重敬爱,两人算是唯一琴瑟和鸣的一对。
故而,她绝不能真让薛皇后去左右二娘的婚事,日后二娘将是一国公主,若无意成婚,寻个借口也入道出家便是,何其潇洒。
“崔侧妃浅薄鲁直,却真心疼爱女儿。”碧荷感叹道。
“现存的六个孩子里,如今就她的二娘、薛庶妃的三娘在生母身旁养着。”楚王妃凝望崔侧妃离去的背影,平静的双眸深处神情复杂,或许是在羡慕对方。
碧荷心疼楚王妃为求一个贤惠的名声,连女儿都见不得:“要不宫宴时您向皇后殿下求个恩典,带元娘回府居住几日?”
“不可。”楚王妃沉声拒绝,“陛下病重,元娘侍疾陪伴天经地义,何况留在宫里的孩子又不止我们楚王府一家,即便其余王府提了,我们也绝不能提。”
纵然先豫王已经亡故,但其还留下个嫡子庐陵郡王,十分得陛下爱重,和大王平辈的亦有野心勃勃的皇三子姜王,不得不防。
她不能辜负大王的信任,要永远争做宗妇表率。
“你若想元娘,便提吧。”然而不知何时,楚王眉眼间蕴着薄薄一层怒意,走进帷幕里,他衣冠端正,身着亲王常穿的深紫云纹圆领罗袍,应是刚自宫中出来。
碧荷一愣,楚王妃也是未料到楚王会突然回府,急忙挥退众人。
楚王妃摆出两只小银酒杯:“大王快坐,今早妾身命人取出去年重阳酿的菊花酒,以备明日赐下去,大王尝尝如何?”
“这是不是我们亲手共同酿的那坛?”楚王虽面色冰冷,却总不好迁怒自己发妻,勉强微微品了一口清澈的菊花酒,“这坛酒就不赐了,我留着。”
重阳节多饮茱萸酒、菊花酒,每年此时,楚王为表夫妻恩爱、鹣鲽情深,都会同楚王妃一齐埋下菊花酒,待次年赏赐众人。
他观榻间小几上另多出只茶盏,便问:“崔侧妃来过来了?”
“是,她十分感激大王疼惜二娘。”楚王妃换过新的杯盏,又给他斟茶。
“二娘年幼,又是女子,不求传宗接代,成婚晚些无妨,何况薛家子实在非良配。”长女自幼不在身边,楚王待乖顺聪慧的次女略疼惜些,但无论是哪个女儿,他从未想过用她们去安抚薛家,至少如今没有,“薛瑞妻妾成群,家风不正,哪怕是他发妻所出的嫡子给我女儿做夫君我都不肯,何况是妓子生的外室子。况且除却婚事,母后还希望我推举薛瑞插手扬州、寿州等几地的盐政,实在贪得无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