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炮打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那篇新年贺词得到了厂方的普遍认可。在开工那一刻,各车间的广播里都响起了杨总那北方军人的浑厚与洪亮的声音。大家都认真听取冠花***具有鼓动性的讲话。我们想到,杨总一字未改的朗读了我辛辛苦苦写的那篇讲话稿。此时,车间主任已经换了一位中年女人,靠在其他车间做指导工过来做主管的,我们亲切地叫她梅姨。原来的主任已经移民到美国,跟异国丈夫团圆去了。此时此刻,我胸部咚咚咚地跳个不停。直到梅姨问刘闯:小刘,你知不知道这是哪个跟杨总写的讲话稿呀?

    刘闯说:不知道,梅姨,这稿子怎么啦,写得不好吗?

    梅姨说:我就是说写得好呢,以前从来没有听见在杨总开工之日,有这么正规地讲过话呢。真是有意思,这可能因为苏副书记来了,要有创新。

    我听见梅姨说,这位苏副书记有可能来接杨总的班。杨总年龄过了六十岁,身体有病,还经常吃药,他的儿女们都劝他休息,可是他舍不得将一手创办的企业托付给几位副厂长,其实就是不放心,近年来几次想辞职休息,都没有被上级批准。上级领导说:你好久把接班人物色到就安心休息。于是杨总在各个基层单位选人,最终就找到这位姓苏的青年人。苏副书记在大学里是学习企业管理专业的,对生产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都很内行,之前在区政府企业局做股长,来我们厂是下派,很有发展前途。他很多想法,杨总都认可。梅姨介绍后,我对苏副书记了解了一些。

    晚上,我写下了如下一段文字:

    经过了一年多的煎熬,车间的工艺流程基本熟悉,经济上也比较宽裕,在银行的账户上有五千的存款,以老家的说法,是半个万元户,按照当时的物价,在县城里可以买一套房子。在新年第一天上班,办公室通知我到厂部,新来的厂党支部副书记苏先生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你来厂里经过了一年多的锻炼与熟悉,不再需要再待在车间做基层企管,该到了走出来,进入厂部工作的时候了。,经过领导层研究,报杨总同意,你可以暂时做些厂部的宣传工作,写些信息,墙报等文章,协助工会和团委做些工作。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这是我朝思暮想的一件事。但对我也是一个挑战,其他不说,关键问题是我咽炎问题,一直是的心病,稍微一感冒,就疼痛,会嘶哑,还会失声。这是我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一天中午,我在广州文化宫大门外的墙壁上看见一则治疗咽炎的广告,还得知了电话号码,便打算试一试。一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只担心第二个问题。做社会工作,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于抛头露面,可恰好就是我不擅长的。我的胆子小,人多了会怯场,会红脸,会紧张得失语。我认为这个与第一个问题有关联。只要把咽炎治愈了,信心一下就足了。只要有自信,不悲观,底气足了,胆儿不是一下就大了许多吗?

    在其位谋其政。根据以前的经历与经验,只要厂方给我一个位置,一个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就有展示的机会。面临的第三个挑战,自己自从来到厂里,就一直泡在车间里,与流水线打交道,加班时间多,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写过好多文字,有时连日记都没有记下,荒废了写作,估计写作思路远不如前。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磨炼功夫,找回以前那股劲头,做到有备无患。因为我一直信奉一句话: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机会来等人。要写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训练。要先买些相关的新书来,读一读,学一学,练一练。还要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与广大工人打成一片,观察她们,了解她们,关心她们,帮助她们,在感情上达到相通,收集一定的素材。要克服以前那种把自己关起来,足不出户,与群众隔绝,彼此之间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还有就是要抓住时机,与厂领导及中层干部加大接触的机会和频率,在工作上提出建议,增大自己露面的机会,做出实绩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决不能孤芳自赏,固步自封。

    想必,自己要改变自己的环境,还是具有一些优势的。 自己在认真总结时,找到了一些优点。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爱学习,爱劳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