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悲乡之旅(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返回故乡的第三次北行之旅中,在无奈中等待。一路上郁郁寡欢,只感到火车行驶的速度是最慢的一次。好不容易回到了汉城,可是天时已晚,只靠水上交通的家乡,晚上是没有办法回去的,公路早已被修建的水力发电站的蓄水库区淹没。就是自己有船也不能夜航,因为,那些好吃鱼的家伙天还没有黑,就铺上了拦河网。我们一行三人只好住进宾馆,等天亮了乘早班船回清流乡。这是我们最难熬的一晚上。好不容易熬到了黎明,我把小张和泓儿叫起,立即赶到码头,乘第一班快艇经过了十几分钟就到了清流乡码头。平时,我们一般都舍不得花多倍的 价钱乘着快艇,而是乘大铁船,慢摇慢摇地向人行走的速度。今天我们等不住了。回到了码头,找来两辆摩托车,我们立即赶回马伏山。可当我们走在老家院子下面的山湾时,只听见祖坟上方响起了鞭炮。一股青烟直冲云霄。我们眼角的泪珠一下就滚了下来。
我们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路,还是回来晚了。我们跑回老院子家里,才知道大哥的丧事是昨天晚上举办的,今天清晨出殡。我们抵达时,大哥的棺材都已被泥土埋完了,眼前只见一个土包包。我们与父母见面和二哥三哥还有大嫂见面后,没有说更多的话语。一说就难受,干脆就不说了。我们流着泪水,去祭拜了大哥的阴灵。
年迈的父母这次表现出特别的坚强。上次那位原大哥的突然离去,把他们练成了铁骨铮铮,这次仍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来丧子之痛,让我看出了老人的坚强意志与克制力。我只看见母亲不住地流泪,可父亲没有再流一滴泪水。特别是看见我带一个姑娘回来了,还把他大孙女找回来了,心情上有几丝慰藉。
我问大嫂目前还有什么困难,今后有什么打算。她最担心是这起后事,还欠下了七百元债务,然后就是平儿出路。这个问题,我当场从包里摸出了七百元现金,亲手递给她说:你先拿去把欠账还清,不用还我,就算是我对大哥大嫂的报恩。至于平儿的事情,也不用你们考虑,我把他带到广州,找工作,暂时解决吃住没有问题。泓儿这次没有钱,我负责把她接回广东,让她继续在深圳上班。通过这次变故,泓儿应该懂事得多,也知道怎么负起家庭老大的责任。
在家陪父母亲人多逗留两天后,就该回厂了。张涵英是第一次回我老家见父母,彼此更加关爱。我们一起回来一趟不容易,带着平儿一起上街,到南方的队伍就发展到四人了,所有的开资都由我一人承担,这不用他们操心。我们到街上的照相馆特别地合影留恋后,就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清流乡。当然,我还是带张涵英参观了我就职的中学,让她眼见为实,以前不是骗人的 。
这次南行,步履匆匆。到了武汉火车站,有个女串串带我们去她们的火车站不远处找住宿。她带路,我们还一起乘公交车,左拐右拐,不知去向。最后来到黄鹤楼旁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简易招待所。没有挂牌,没有写上什么名字。我一看就觉得受骗了。我说了一声走,回火车站,找我原来住过的那家熟悉的宾馆。那女人慌了,立即说:这里虽然简陋一些,但是两大好处,一是便宜,每人收取十元钱,你们四人就在这个大房间里,明天早上很快就可以到来。二是距离黄鹤楼仅有三分钟的路程。想必你们四个人中应该还有人没有去过。来一趟武汉却不去游览武汉三镇最有名的蛇山及其黄鹤楼是最大的遗憾。我这个推崇打工旅游者,一下子被说服了。能够节约一百多元住宿费,还可以就近参观天下第一楼,何乐而不为呢?我征求了她们三人,都觉得可以,便住了下来。这家旅店既不要身份证,也不开发票,就是一家黑店。好在我们人多,不是一个人,她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一觉醒来,我带着张涵英和泓儿、平儿两姐妹,迎着初绳的朝阳,步行来到蛇岛。我们饶有兴致地来到黄鹤楼脚下。仰望那雄伟壮观的景象,来不及背诵崔颢的诗句,便拾级而上,攀登黄鹤楼。
檐角飞翘刺破天空,长江如练铺展于眼底。风里仿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