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走偏门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家对自己的工作还有没有什么不了解的?”沈飞问道。

    三双眼睛一起清澈的看着他。

    “好!大家好好干!”沈飞拍拍手。

    “干好了,学校做的‘一二九’纪念章,我给咱们一人要一个!”

    马铁丽翻了一个白眼。

    小中文当成没听见。

    陈露阳则直接扭过头去看窗外的风景。

    对于沈飞的大饼,三个人吃的都噎挺!!!

    正看着呢,外面忽然有人敲门。

    “麻烦打扰一下,陈露阳在吗?”

    陈露阳听到自己名字,猛一回头。

    “郑哲,你咋来了?”

    郑哲急道:“文委,校门卫电话打到咱们系了,修理厂陆叔找你。”

    陆局?!

    陈露阳马上神色一紧,转身就冲出了教学楼。

    门卫室外面,陆局推着自行车,在寒风中冻得跺了跺脚。

    这两天片儿城下了一场大雪。

    温度降了好几度,虽然比不上省城的冬天冷吧,

    但是在雪地里站久了也挺冷。

    陈露阳跑出来,就瞧见陆叔冻的跺脚的模样。

    “陆叔,这大老远的,你咋跑来了!”

    陈露阳心疼陆叔,焦急问道。

    “小陈主任,我是来请罪的。”

    陆局脸露愧疚:“几个厂子都谈崩了。”

    “……什么?!”陈露阳瞳孔一缩。

    “我们去找了电机厂、电镀厂和几个五金厂,但他们不是嫌单子小,就是嫌批量不稳,说我们这活不划算。”

    “小作坊那边呢?之前做火花塞那家?”陈露阳几乎是脱口而出。

    “火花塞还能做,再复杂就不行了。”陆局摇头,

    “他们没有模具,没有缠线机,包胶工艺也做不了。”

    “别说线圈了,连橡胶密封圈也做不出来。”

    “……”

    陈露阳拽了拽衣领,冷风钻进脖子里。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连一个能真正生产的加工单位都没有?”

    陆局看着陈露阳,犹豫片刻,最后点了点头。

    准确来说,不仅是没有加工单位,

    甚至连图纸都没有。

    但是好歹图纸有张殿才最后把关,画出来是迟早的事儿。

    只是工厂,就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了。

    “……知道了。”

    陈露阳低声:“我去想办法。”

    看着陆局冻的鼻子耳朵通红,陈露阳心疼道:

    “陆叔,你也别着急走了,”

    他伸手扶住陆局的车把。

    “咱爷俩去吃口热乎的,前面有个馆子的辣酱炒面特别好吃,特带劲儿,暖胃。”

    可陆局拍拍陈露阳的胳膊,轻轻的力度把他往校园里推:

    “你快回去上课吧,小陈主任。”

    “我不饿,骑个车溜溜达达就回去了。”

    他边说边拨动车把。

    别看陆局岁数比陈露阳大,力气也大!

    陈露阳一个大小伙子,根本撕吧不过他。

    一个松劲,

    陆局已经蹬上了车,身子一晃,钻进街口的风雪里了。

    陈露阳站在学校门口,

    只见陆局一边蹬车,一边擦着鼻涕,毛呢帽下只露出一张冻得通红的老脸,很快便淹没在人群和单车洪流里。

    陈露阳低头看着结了冰的地砖,雪在边缘打着旋儿。

    加工厂……

    刹那间,他的脑海里想起跟谭松仁、张国强他们一样的念头。

    现在这点零件,搁老家省机械厂压根不算个事。

    厂里那么多车间,想造什么都能造。

    就算没有模具,也能凿,能搓,哪怕是钻头手磨、车刀手调,也能慢慢啃下来!

    就是硬搓都能搓一个出来。

    “等我以后……”

    陈露阳忍不住攥了攥拳头。

    等我以后牛逼了,我高低也要在片儿城也建出一个像样的机械厂出来!

    靠谁不如靠谁自己,

    求人不如自己说的算!

    ……

    回到外联部,

    沈飞瞧着陈露阳的表情不太对,关切的问了一句:

    “兄弟,厂里没事吧?”

    陈露阳挥挥手:“没事儿!”

    沈飞盯着陈露阳的表情瞅了瞅,寻思寻思说了句:

    “陈儿,要是你那边有急事,部里的事儿你就先放一放。”

    陈露阳一听,立马摆手:

    “那哪成啊!大家伙身上都有任务,我可不能掉链子。”

    他顿了顿,又笑道:

    “真要我实在拉不着钱,回头你们再顶上也不迟。”

    外联部人丁稀薄,拢共就他们孤零零四个。

    马铁丽和小中文本身就都有任务,沈飞身上的活更重。

    虽然修理厂那边遇见了困难,但是一码归一码。

    总不能因为修理厂,就把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暂停搁置了。

    要真是这样,那他干脆课也别上了!

    ……

    深夜,

    陈露阳坐在走廊里,吭哧瘪肚、坎坎坷坷、连蒙带做的写完高数作业。

    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趴回到了宿舍的床上。

    躺在冰凉的被窝里,

    陈露阳就开始琢磨修理厂的事儿。

    修理厂现在的局面,他第一个人应该找的就是张殿才!

    张殿才作为力学老师,参与过那么多工程项目,跟外面那些科研单位、军工厂、民营技改车间打过不少交道,熟人关系肯定不少。

    这事儿问他,肯定能有着落。

    可是光有着落不行啊!

    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厂不理人,小厂做不了。

    修理厂规模小、人手紧。

    现实情况摆在这。

    就算图纸全了、试件过了,也没法走批量生产,

    只能一小批一小批地试着投、慢慢改、慢慢调。

    这种“又散、又多变、又不稳定”的零散小活,费人、耽误设备,还挣不着几个钱。

    那些正规大厂根本就不乐意接。

    正规军是指不上了。

    想要把工作往下推,就只能转而“走偏门”,打游击式合作。

    要不然……

    技校???

    陈露阳双手枕在头下,眼神露出思索之色。

    这些年,为了配合国家搞“半工半读”,不少技校其实都有自己的实习车间。

    虽说工艺精度比不上正经车厂,

    但胜在老师傅手把手、活儿灵活、反应快、愿意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