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汉中之战:曹刘争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简雍忧心忡忡地对刘备说道。

    “寡人明白。”

    刘备出声打断,目光扫过台下军阵。

    “但战机稍纵即逝。”

    “曹操新败,此时不取汉中更待何时?”

    说着,刘备目光又不禁落在了这位儿时发小的身上。

    “宪和,有些时候,你不会明白的,丞相也不会明白的。”

    “哦?”

    简雍眉梢一扬,原本想趁此打趣,却见刘备一脸严肃,乃也换了相对严肃的语气说道:

    “这世上还有李相爷所不明白之事?”

    “……嗯。”

    刘备点了点头,他的难言之隐无法对任何人说。

    此时的台下,不时地传来一阵骚动之声。

    几个老兵在队伍最后,低声抱怨。

    “当初说好打完洛阳就回家……”

    “后来又说要取长安。”

    “现在又要去汉中……”

    “这仗什么时候是个头?”

    许褚骑着黑马从队伍巡扫而过,嗔目而视之,喝道:

    “军队之中,休得喧哗。”

    “若有扰乱军心者,一律军法处置!”

    众人皆畏许褚,乃不敢再复言。

    关羽捋着长须,丹凤眼微眯:

    “某已令粮草先行,三日后可抵陈仓道。”

    “王上若已做好准备,现在便可出发。”

    刘备点点头,翻身上马,长剑出鞘,高呼:

    “出发!进取汉中!”

    号角声中,大军缓缓开拔。

    消失在了滚滚烟尘之中。

    ……

    “刘备兵发汉中!”

    当消息传回成都以后,震惊了朝堂上的每一个曹魏臣子。

    他们万不敢相信,刘备已经得到了河南与关中,居然还要接着来攻汉中。

    这心究竟是有多大?

    “大耳贼,安敢如此!”

    曹操将战报重重摔在地上,须发皆张,眼中血丝密布。

    “取了河南、关中还不够,竟敢图我汉中!”

    曹丕急忙劝道,“父亲息怒……”

    “息什么怒!”

    曹操一脚踢翻案几,破口骂道:

    “汉中乃川蜀门户,若汉中有失,蜀地亦不为曹氏所有。”

    “汝安得不怒?”

    话落,即吩咐道:

    “传令即刻召集所有文武,来大堂议事!”

    半个时辰后,曹氏亲族以及外姓重臣齐聚大堂。

    曹操环视众人,声音几近嘶哑。

    “此战关乎我曹氏存亡。”

    “胜,尚有半壁江山。”

    “败……”

    他猛地抽出佩剑,将身前案椅斩断,“便如此案!”

    满室皆肃然。

    夏侯惇独目赤红。

    “某愿死战!”

    曹仁亦拍案而起。

    “不错,汉中绝不能失!”

    曹洪直接扯开衣襟,“我这就去整军!”

    曹操成功鼓动了众人的士气。

    但这些还不够。

    当夜,曹操又密召蜀中豪族出身的秦宓、李恢等人。

    烛光下,他亲手为众人斟酒。

    “刘备发兵汉中的消息,想必各位身在蜀中,亦当知晓此事。”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世人都说我曹操奸诈。”

    “今日曹某且与诸位坦言,说几句心里话。”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实话说,当初公等请曹某入蜀,便是因为刘璋暗弱,不能保守益州。”

    “而今曹某既据有川蜀,与诸位便算是一条船上的人。”

    “刘备大军到来,曹某恳请诸位助某一臂之力!”

    曹操知道,对于这些蜀中豪族而言。

    他们投曹或者投刘都不影响,无非就是看如何卖一个更高的价钱罢了。

    由于曹操打输中原之战,自然在谈判桌上不占优势。

    要想获得这些豪族们的支持,那就得先学会低头。

    我们请你进来,是帮我们当打手的,而不是让你来当家做主的。

    “若保汉中,益州之治,当与诸公共享。”

    曹操的话语振聋发聩。

    此前,曹操一直选择扶持宗室,打压蜀地的东州派与益州派。

    尽管内部矛盾还不算激烈,但曹操想着可以慢慢来。

    只是没想到,刘备居然会马不停蹄地来打汉中。

    为此曹操只能选择让出部分利益。

    只要你们肯在汉中之战中帮忙,那国家里的那些要职,都可以给你们蜀人担当。

    咱们一人一半,两家共治。

    开出这个条件后,各士人豪族脸上果然产生了一丝变动。

    秦宓抚须沉吟问道:

    “魏公可知蜀道运粮之难?”

    曹操眼眸一凛,正色说道:

    “如今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

    “有劳诸位帮忙,可令蜀中之民,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凡蜀中子弟从军者,一律免赋三年!”

    李恢眼中精光一闪:

    “若如此……恢愿返乡动员族中子弟。”

    建安十六年冬。

    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含役夫)北上汉中。

    出征那日,曹操亲自登台誓师。

    “汉中之战,有进无退。”

    言罢,拔剑割破手掌,鲜血滴入酒坛。

    众将士齐声高呼。

    “必胜!必胜!”

    曹操甚至把积攒多年的老底——虎豹骑,也全部压上。

    反正于他而言,输了汉中就输了整个天下。

    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放手一搏吧!

    曹操身着玄甲,立于点将台上,声如洪钟:

    “曹休、曹洪、曹真听令!”

    三将齐步上前:“末将在!”

    “尔等率三万精兵,取道武都。”

    曹操手指西北,“将氐人尽数迁往梓潼,一粒粮食也不许留给刘备!”

    曹洪抱拳,“若遇抵抗?”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杀无赦!”

    三国战事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永远是“百姓”、“人口”。

    曹操非常清楚人口资源的重要性,所以不论是历史上的他还是本位面的他都是一个“迁民”狂魔。

    不过也别觉得迁民就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

    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巨大。

    第一,只要是大规模迁民,那通常就等于是随机枪毙。

    大量的人口会死在路上。

    第二,强制移民会带来大量的迁入地民怨。

    迁入地的百姓肯定会怨声载道,觉得外来户进来会抢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难民涌入,搁现代的政府都会挠头的问题,何况古代?

    更别提还有方言、习惯、约定俗成的规矩很多多需要磨合了。

    多了几万张怨声载道的嘴,不是吃就是埋怨。

    没有哪个迁入地的百姓受得了的。

    所以,曹操对此次武都迁民的计划非常重视。

    直接派出了三位宗室大臣,曹真、曹休、曹洪。

    临走之时,曹操又私下里对曹休说道:

    “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意思是,你曹休虽是这一路军的参军,但其实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帅。

    你洪伯伯其实是陪你去,给你打辅助的。

    因为随着曹操年纪的增长,他已经开始有意地培养下一代将领了。

    曹真、曹休、曹彰都是年轻一辈中的将才。

    武都主要居住的氐人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骁勇不畏死,头脑又简单。

    曹操非常怕他们被刘备收服,转过来攻打自己。

    毕竟武都就毗邻于汉中,此地氐人被策反,就太恶心自己了。

    武都方面安排完之后,曹操又谓众将道:

    “汉中乃益州咽喉,而阳平关乃汉中门户,孤当亲往镇之。”

    寒风呼啸中,两支大军同时自成都出发。

    西路军曹休、曹洪、曹真。

    共计三万人(含役夫)

    战略目标是抵达武都,强制迁民。

    焚烧氐人村落,驱赶百姓到梓潼去。

    北路军曹操、曹仁、夏侯惇。

    共计七万人(含役夫)

    战略目标是据守阳平关,保住汉中,拖死刘备,逼迫他撤军。

    秦岭的雪峰默默注视着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决战。

    曹操引大军行至白水关。

    时值岁寒,士卒冻馁,怨声渐起。

    是夜,曹公密召曹仁、程昱入帐,取古剑一柄示之。

    “此乃高祖斩蟒之剑,吾少年时于谯水畔所得。”

    剑身锈迹斑驳,唯“当兴”二字依稀可辨。

    曹仁正欲询问,他怎么不记得曹操少时得了这么一口宝剑。

    程昱却连忙出声打断:

    “魏公欲令我等何为?”

    曹操将古剑递给曹仁,吩咐道:

    “大军出发前,孤已提前探查过。”

    “这白水关关前有一座古庙,尔等可将此剑置入古庙之中。”

    曹仁这才会意,领命而去。

    次日黎明,忽有斥候疾驰入营:

    “报!关前古庙地陷,现神剑一柄!”

    三军哗然,曹操佯惊,亲往视之。

    只见庙前土裂三尺,剑匣半露。

    匣上刻着“汉室中兴,魏公当立”的字样。

    曹操排众而出,双手颤抖着捧起剑匣,取出古剑。

    以程昱为首的大臣,赶忙下跪高呼:

    “此乃高祖斩白蛇剑也!天意昭昭!天意昭昭!”

    说着竟伏地叩首。

    众将士闻言,无不骇然。

    曹操趁机拔剑向天:

    “天既赐剑,此战必胜!”

    好巧不巧,偏此时一排鸿雁自曹操头顶飞过。

    三郡将士见此,纷纷跪地高呼:

    “天佑魏公!汉中必克!”

    “天佑魏公!汉中必克!”

    “……”

    阳平关的城墙上结着厚厚的冰霜。

    曹操披着貂裘,手指轻轻敲打着那把“高祖神剑“,远眺关外连绵的敌营。

    “报!刘备先锋许褚、臧霸已在关前十里扎营!”

    曹操只令坚守,并不出战。

    期间,曹操反复来观周遭形势,见汉水上流头,有一带土山,可伏千余人。

    乃回到关上,唤乐进吩咐道:

    “汝可引八百人,皆带鼓角,伏于土山之下。”

    “或半夜,或黄昏,只听我营中号响。”

    “号响一番,擂鼓一番。”

    “只是不要出战。”

    “若齐军来攻,孤自来救也。”

    乐进领命去了。

    次日,奇兵到来搦战,魏营中一人不出,弓弩亦都不发。

    齐兵见魏军不战,他们亦生惫懒之心,乃引军自回。

    当夜更深,曹操见齐营灯火方息,军士歇定,遂放号响。

    乐进听得,令鼓角齐鸣。

    齐兵惊慌,只疑是魏人前来劫寨。

    及至出营,不见一军

    方才回营欲歇,号角又响,鼓角又鸣,呐喊震地,山谷应声。

    齐兵彻夜不得安。

    本就疲惫不已的齐军,更生烦躁之心。

    一连三夜,如此惊疑。

    臧霸唯恐手下兄弟熬不住,乃与许褚商议,拔寨退了三十里,就空阔处扎营。

    许褚道,“就此退去,等齐王到来不好交代。”

    臧霸道,“如今兵无战心,还是等齐王亲自来指挥为善。”

    因臧霸是此役主将,许褚只得从之。

    两日后,刘备率大军赶至汉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