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红磡隧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一日,陈光良来到港府,和柏立基进行闭门长谈。

    “陈爵士,关于最近香港出现四家‘总公会’,你作为香港工业的领袖,是如何看待的?”

    很快,柏立基作为政z人物,你抛出一个‘敏感’的话题。

    目前香港出现的四家‘总公会’,分别是: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

    其中,香港中华厂商会是支持内地,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则支持台岛,而香港总商会和香港工业总会则是支持香港政府。

    另外,还有个九龙总商会,则是支持台岛的。

    陈光良早已经不担任社会团体的公职,都是委任代表,在这些商会里。

    当然这个问题,陈光良也无需回避,说道:“本质上讲,大家其实都是商会,主要是为香港的工商业服务。”

    很明确的态度,他一向如此。

    柏立基满意的说道:“确实,我们香港政府也支持这些商会,为香港的工商业好好服务。陈爵士是香港工业的领袖,为香港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也是这样的想法。”

    1958年1月,柏立基从星岛总督上任后,在香港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因为前任葛量洪是在香港具备很高影响力的港督。

    不过柏立基随即发现,香港的经济从他一上任开始,便腾飞起来,而且发展得太快了,政府收入也增长很快。

    这样一来,相当于他是躺赢,当然柏立基也做了不少事情。

    陈光良说道:“多谢港督阁下的肯定。我此次来,还希望促进一件事,那就是由企业投资,在香港岛和九龙岛之间,修建一条海底隧道,让香港的两大主要经济区,更加紧密的联接在一起。若是完成这个工程,香港经济将更加的腾飞。”

    柏立基一听,顿时认真起来,说道:“由企业投资,那就是陈爵士有意牵头。不过我们都知道,企业绝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更不要说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

    陈光良点点头,大方的承认,并说道:“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收费’来让企业收回成本和获取利润,收费的年限及价格涨幅,可以由政府参与。最终,既可以让香港市民出行方便、经济腾飞,也可以让企业获取不低于年回报率10%的利润。我相信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以目前香港政府的财政,是不可能支撑的。1959年,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才5亿不到。

    而投资这样一个工程,预计在2~2.5亿港币的预算。

    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需要支出很多,不可能投资这样一个大项目。仅仅是‘淡水工程’,就比其重要的多。

    柏立基点点头,说道:“好,我尽快让立法局进行讨论,如果通过,陈爵士可牵头。”

    “多谢阁下的支持”

    “我们应该多谢陈爵士才对”

    柏立基都看得出来,陈光良在这里的私心很好,毕竟投资很多生意,都比投资海底隧道好。

    当然他们这些政客也明白,在香港,陈光良家族‘一家独大’,香港发展的越好,陈光良家族也是受益的。

    陈光良准备投资一条隧道,连接港岛和九龙的消息,一经传播,便影响香港市民的广泛讨论。

    “这个隧道一旦开通,不仅巴士车可以两地开通,就是私家车、出租车也可以,大大的方便了香港交通,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都是功德无量啊!”

    “不愧是是‘世界船王’、‘华商领袖’,这次大手笔的投资,简直是无人可及。”

    “还不是为了赚钱嘛!真要建成,过路费也是不少呢,你真当人家是在做慈善?”

    “你这话说的,如此庞大的投资,就是港府也拿不出钱,你让一个私人免费投资,你想什么呢!本来就是一个投资的项目,只要港府能加以限制利润,这就是一个利港利民的好事!”

    面对市民和传媒的议论纷纷,陈光良并没有动摇提前修建香港红磡隧道的想法。

    在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陈光良开口说道:“鉴于投资香港红磡隧道的金额巨大,回报率较低,我决定充分利用长实集团上市来筹集资金。我还打算成立长江基建,以后专门投资基建行业。当然基建行业的回报率虽然没有地产高,但它胜在稳定收益,没有周期性。”

    保利建筑的总经理陆元台,说道:“老板。如果你想投资基建,正好今年安达臣大亚石矿场招标,这是一个大项目,想中标至少得1.5亿港币左右,但回报率却很高.”

    陈光良笑道:“这个标我们要投,但不是志在必得。红磡隧道才是我们必须投资的项目,这里面关系到很多的方面。”

    长实集团目前的资产已经是十多亿,陈光良如果准备将其上市,哪怕部分的资产,也要估值10亿以上,然后募集2.5亿以上的资金(25%股权)。

    而投资红磡隧道,怎么也需要4年的时间,再加上银行贷款方面,所以对长实集团来说,不是太大的压力。

    众人不再有意见,毕竟老板都讲了,这里面关系很大,大家也隐隐约约明白这里面的重大关系——那就是陈氏家族在香港的权利。

    香港的市区住宅楼价,已经旁边涨到50港币每平方尺左右,已经形成新的地产热。一套铜锣湾的800尺住宅楼,价格也要4.5万~5万。

    地价方面:平均住宅地价在190港币每平方尺,中环商业地皮在1950港币每平方尺,工业地皮均价则在130港币每平方尺。

    在这种情况,受益当然的有那些持有大量地皮的业主,陈氏家族也在此列。仅是长实集团的‘住宅储备地盘’,即当年修建的千幢唐楼,总价值就在三四亿港币;更不要说,旗下的商业地盘及在建住宅地盘。

    而陈光良旗下的长江工业集团、平安银行等,也拥有着丰厚的地产物业。

    这一日。

    庄铸九找到陈光良,两人在香格里拉酒店喝茶。

    “陈先生,我想让时代影业将北角的制片基地售出,然后购入一幢中环的商业地盘,兴建一幢一流的商业大厦!”

    不愧是大家族出来的,庄铸九在经商方面,能力非常的出众。

    与其说,时代影业是一家电影公司,还不如说时代影业是一家地产公司。仅在东南亚,时代影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