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进门就听见黛玉在里间低声抽泣,紫鹃正劝着什么。"...姑娘别多想,养好身子要紧。您若有个闪失,二爷还活不活了?"
"可我..."黛玉声音微弱如游丝,"我这破身子本就一塌糊涂,不知道能活到几时...若能给他留个孩子,也算..."
宝玉听不下去了,掀帘而入:"算什么?"他冲到床前,握住黛玉瘦削的肩膀,"你若不在了,我要孩子做什么?让他从小没了娘亲?"
黛玉被他罕见的厉色震住,一时噤声。宝玉深吸一口气,放缓语气:"我已求得父亲同意,明日就请太医开药..."
"不!"黛玉突然挣扎着坐起,"我要这个孩子!"她眼中泪光闪烁,却异常坚定,"宝玉,你听我说...我这一生,父母早逝,孤苦无依。直到遇见你,才知人间有暖。"她将他的手拉到微微隆起的腹部,"这是我们的骨血...是我存在过的证明..."
宝玉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他将脸埋进黛玉掌心,滚烫的泪水浸湿了她的袖口:"可你若有事...我..."
"我会小心。"黛玉轻抚他的发顶,"太医不是说还有五个月吗?好好调养,未必没有转机。"她忽然笑了,"你忘了?我可是熬过几次生死的人,阎王爷都不敢收我呢。"
宝玉抬头,看见她苍白脸上强撑的笑容,心如刀绞。他知道黛玉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好。"他终于妥协,"但你要答应我,若情况有变,立刻保大人。"
黛玉点点头,从枕边拿起那个白鹤香囊递给他:"帮我换上新的香料吧。等孩子出生,我要亲手给他绣个新的,绣一对小鹤..."
三日后,太子派来的江南名医到了。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诊完脉,开了个奇怪的方子??每日清晨采集竹叶上的露水入药,辅以燕窝粥调养。
"夫人曾中过毒,非寻常药物可解。"老医者对宝玉解释,"竹露清冽,能涤荡脏腑余毒。至于能否撑到生产...就看造化了。"
宝玉亲自带人采集竹露,日日不辍。黛玉的气色竟真的渐渐好转,腹部也一日日隆起。每当胎动时,她总会拉着宝玉的手去感受,眼中闪着母性的光辉。
王夫人虽不再明着反对,却暗中吩咐周瑞家的准备生产用的襁褓衣物,又悄悄在佛前供了长明灯,祈求孙子平安。
这日黄昏,宝玉从翰林院回来,看见黛玉坐在廊下绣花。夕阳为她镀上一层金边,显得格外宁静美好。她手中是一件小小的红色肚兜,上面绣着...一只展翅的白鹤。
"怎么绣这个?"宝玉轻轻从背后环住她,"我还以为会是麒麟或者鲤鱼..."
黛玉靠在他胸前:"白鹤多好,清清白白,自由自在。"她顿了顿,"若是个女孩,就叫她鹤卿如何?"
"好。"宝玉吻了吻她的发顶,"男孩女孩都好。"
暮色渐浓,几只归巢的雀儿掠过庭院。黛玉忽然轻声说:"宝玉,答应我一件事。"
"嗯?"
"若我真有不测...你要好好待我们的孩子。别...别学我父亲,哀毁过度..."
宝玉手臂一紧:"又说傻话。"他将她转向自己,额头相抵,"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愿如梁上燕,岁岁常相见'...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
黛玉笑了,眼中泪光与夕阳交融,璀璨如星:"好,都听你的。"
远处传来更鼓声,惊起一树栖鸟。
谷雨这日,潇湘馆外新移栽的十几丛湘妃竹抽了嫩芽。贾宝玉站在廊下,看着太医为黛玉诊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香囊??那里头装着刚从扬州送来的林家旧物清单。
"奇了。"张太医收回手,眉头舒展,"夫人脉象比上月平稳许多,胎气也固住了。"他转向宝玉,"贾大人近来用了什么新方子?"
宝玉笑而不答,目光越过太医肩头。屋内,黛玉正倚在窗边软榻上,一袭浅碧色家常旧衣,发间只簪一支木钗,却比往日多了几分血色。她手中捧着本《楚辞》,不时抬头望向窗外竹林,唇角含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送走太医,宝玉轻手轻脚走到榻边,发现黛玉看的正是林如海生前批注的那本。书页边缘密密麻麻的小楷,恍如父亲隔世的叮咛。
"今日觉得如何?"宝玉接过紫鹃递来的药碗,试了试温度。
黛玉合上书:"好多了。刚还吃了半碗燕窝粥呢。"她指了指案上空碗,眼中闪着久违的光彩,"方才赵嬷嬷讲了不少父亲年轻时的趣事,原来他也会逃学去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