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父案线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从孙武的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南浔立马安排人找到了孙武说的地方。

    东西藏的很隐蔽,因为那就是一张被撕了半页的纸。

    如果不是孙武主动交代,他们很难去发现东西藏在这个地方。

    阿毛很谨慎,这张纸被孙武用竹板藏在夹层,他并未打开,只是连带着竹板一块带了回来,交给了南浔。

    南浔看着手中残缺的那张纸,手不经意间有些颤抖。

    在门外跟阿毛把后续的事情交代过后好的,南浔才把房门关好,从床底夹缝处拿出了原主最后死之前放在自己胸口的东西。

    她把两份纸铺平,成功合在了一起。

    终于……

    本以为要更久才能查探到原主父案的线索,没想到误打误撞竟然被她发现了!

    她仔细对着这张完整的纸开始看里面的内容,果然跟她想的一样,这是一个账本的其中一张。

    南浔看着里面一些金额和熟悉的名字,终于对上了一些事情。

    这张纸她拿到的是下半张,只有一些数字和金额,而孙武这边是上半张,出现了一些地名和人名。

    南浔想了想,给云棠发了一封密报,转身又去让冬藏联系萧引驰,她这次绝不能放过这个线索。

    为什么找云棠呢?

    其实除了阿毛那边有专门训练人到各个府邸去潜藏以外,红袖招这边也有类似的机构,只不过她们的消息要更零散一点,没有阿毛那边专业化程度高。

    但南浔觉得各有各的好处,阿毛那边一般用时比较长,红袖招这边反馈比较及时。

    云棠还给她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线”。

    近期“金线”的消息由云棠汇总给她传回来。南浔在白兔寺后院自己房间里的角落铺开纸,整理情报。每条信息都很短,用约定的密语写在不起眼的纸条上,夹在胭脂盒或绣帕里送来。

    第一条来自“金线三号”,她在某位盐商府上听到管家抱怨,说给京里某位大人送的“年敬”比往年多了一倍,走的是“通汇”票号。

    第二条是“金线七号”在酒宴上听到的醉话,一个工部小吏吹嘘自己经手了一笔年初修河款的“调度”,银子从户部库出来,没去河道衙门,先转到“利泰钱庄”过了一道。南浔记下:款项名称、钱庄名、异常流转。

    第三条来自“金线一号”,她接待的客人是皇商,醉酒后透露最近接了一单急活,从南边秘密运大量精铜进京,买家要求直接送到郊外护国寺后面。南浔记下:货物(精铜)、目的地(护国寺)。

    南浔把这些碎片信息和自己能接触到的衙门卷宗对照。她在审问完孙武以后,跟萧引驰要了部分档案调阅权。

    好在萧引驰只是看了她一眼,就答应了,安排了一个专门的人为她办事。

    这种事需要秘密进行,对于萧引驰来讲,也并未易事,需要动用一些暗桩才行。

    因此南浔有权查阅部分非机密的过往账目存档和近期一些公开的调拨记录。

    她首先核对“年敬”增幅。翻出去年同期的礼单记录,那位大人收到的常规孝敬确实只有今年的一半。差额巨大。她调出“通汇”票号在衙门公开的备案流水,发现那几天有大额匿名存入,来源分散,但总金额与“年敬”增幅接近。存入后,这笔钱很快被汇总划走,去向不明。

    南浔想了想作了一个标记:可疑资金池。

    所以他们一直在查的粮价的一些疑点,随着这些线索汇总,南浔也渐渐找到了一些头绪。

    接着查工部的修河款。她找到那份调拨令的副本,流程显示款项从户部库拨出,应直接转入河道衙门专项账户。但河道衙门同期入账记录显示,款项晚到了五天。这五天,钱在哪里?

    她查不到官方记录,南浔顺手标记:款项滞留、不明钱庄中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