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数学破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老华啊,你马上要回燕京主持中美数学家大会,我有一点要特别提醒你。”

    **离开51区前夕,钱院长把他找来谈话。

    钱院长的**智慧和敏锐嗅觉自然不用多说,对方的话那得认真听。

    **深知这个道理。

    “院长,你直说,我一定注意。”**回答道。

    钱院长提醒道:“这次陈景润肯定会作为代表来参加数学家大会,你们数学所那些搞研究的认识他的肯定不少,一定记得反复强调,多听少说,别乱说,控制表情,尤其是别被阿美莉卡人知道,陈景润是从国内跑出去的。

    本来他从香江去纽约,这个经历就很敏感。”

    **了然,“我明白,我肯定会反复强调,一定不会出纰漏。”

    钱院长纠正道:“不是不会出,是不能出,一旦出了纰漏,不但影响到陈景润本人,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白马的安全,这是我们承担不起的后果。”

    哪怕这点**早就想到了,本身也在他记录的数学家大会会议要点里,他也连连称是,自己一定会反复考虑。

    因为1966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华国也是有派代表团参加的,华国代表团的成员们在去之前就反复强调了“纪律问题”。

    这里的纪律问题,其实就是那届获奖者陈景润的**。

    不过燕京方面没有告诉数学家们,陈景润是派出去的,他们还以为是跑出去的。

    要是给外界知道,陈景润是跑出去的,会引发热议,以及对国内产生不好的影响。

    纽约城市大学,陈景润此时已经在这里担任教授一职,接过哈维?科恩的衣钵,成为该高校数论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今天在他的办公室来了一位特别来客,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福克斯教授。

    “陈教授,这是来自华国的邀请信,我们将和华国在燕京举办数学家交流论坛,燕京方面的**。”

    当**三个字从福克斯嘴里说出时,那不标准的汉语和整句话的含义,让陈景润几乎是要潸然泪下,如果不是经历了如此之多,他现在肯定无法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感。

    “写给你的邀请信,邀请你前往燕京参加此次的数学家交流论坛,陈教授,你是否愿意参加?”福克斯问道。

    陈景润思考片刻后说道:“我考虑一下,不过我应该会去,教授,我明天前打电话告诉你。”

    哪怕他非常想回去,人在外漂泊数年时间,纽约虽好,但却不是我故乡。

    在纽约的这七年时间,陈景润愈发能够听懂林燃写的壁上观所要表达的心境,也愈发理解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候所说的,“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是怎样的心境。

    但他不能立刻答应下来,他需要征求有关人士的同意。

    哪怕随着他名声鹊起,以及教授在阿美莉卡权势正盛,他承担的任务其实越来越少,除了偶尔还和自己名义上的父亲联系外,实际上非常非常少和他的联系人联系了。

    但在这个时间点,无论是在燕京举办的数学家大会,还是说他回燕京参加,陈景润很清楚,自己无论如何都得征得相关方面的同意。

    这是自己这个身份,所必须要尽到的责任。

    不过回复让他很欣喜,解密成英文之后就一个字母:Y。

    陈景润知道这是可以去的意思,他内心百感交集。

    整个代表团由52人组成,除了阿美莉卡的工作人员外,数学家有40人,物理学家有两位,分别是李政道和杨振宁,或者说杨振宁和李政道。

    华人数学家包括了**?、陈省身、陈景润、钟开莱等。

    中美庚款留学考试全国选拔,一届只录取20来人,一共考了6次,抗战前有4次,抗战期间有2次,其中第六次一共录取了21人,杨振宁和钟开莱就是这届录取的学生。

    其中钟开莱还是**的学生,概率统计领域的大师,在概率论领域妥妥开宗立派的人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