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血舞之痕(0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而出。

    这位无私的帮助他走出HSP症状,留下了他一生从警宝贵笔记给他的老专家,虽未正式拜师,却在他心中早已奉为明灯的老师,能亲自来,意义非同一般。

    但他刚升起的激动,立刻被身后那扇门内沉重的低气压压了下去。

    “当然是真的。”在电话那头的乔宝生没有看见林涵宇激动之外的动作。

    开口解释道,“这次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1995年7.13号那起奸杀案!这个案子,我希望你能跟在我身边,有没有时间啊?”

    “乔老!”林涵宇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只要局里没特殊任务,我一定全程跟着您!”

    他当然明白乔老这是打算亲自带他,这种陈年旧案要想侦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跟在乔老身边,能学到的刑侦知识,绝对是在任何课本上学不到的。

    然而,话音落下,他下意识地半侧过身,目光仿佛能穿透门板,看到里面那个沉默的身影,“我…我主动申请!”

    “好!痛快!”乔老在电话那头的声音也透出几分赞许的欣慰,“我这就给你们韩局打电话要人!你等通知吧!”

    “谢谢乔老!”林涵宇等对方挂了电话,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情。

    他重新推开门,走到依旧纹丝不动的林秀云身边,斟酌着开口:“云姨,天凉了,我先送您回去吧?家里暖和些。”

    林秀云毫无反应,仿佛根本没听见。

    林涵宇看着她枯槁的侧脸,咬了咬牙,还是决定把那丝微弱的希望传递给她:“云姨,刚才是省厅物证中心的乔老,乔宝生专家打来的电话。省里派他下来,专门…专门复核积案,晚晴姐的案子…也在其中!”

    话音落下的瞬间,林秀云那如同枯枝般僵硬的身体,极其轻微地颤抖了一下!

    她猛地抬起头,那双死寂的眼睛里,似乎有某种东西极其短暂地闪动了一下。

    干裂的嘴唇嗫嚅着,仿佛想说什么,但最终,所有翻涌的情绪都被那经年累月的绝望死死封住。她只是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站了起来。

    然后,在林涵宇惊愕的目光中,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对着他,深深地、深深地弯下了腰,鞠了一个躬!

    “云姨!您别这样!”林涵宇心头大恸,慌忙伸手去扶。

    林秀云却已经直起了身。

    她没再看林涵宇一眼,也没发出任何声音,只是沉默地、像一具被无形丝线牵引的木偶,径直走出了接待室。

    林涵宇急忙追出去:“云姨!我开车送您!”他快步跑到门口,拉开了警车的车门。

    然而,林秀云却仿佛没有看见。她瘦小的身影径直穿过大厅,走过办公楼,走进了外面初冬的寒风里。

    她甚至没有一丝停顿,头也不回地朝着大门外走去,将林涵宇和他的车,彻底抛在了身后。

    那背影,孤独、倔强,被巨大的悲伤压得佝偻,却又透着一股令人心碎的绝望力量。

    林涵宇扶着冰冷的车门,看着那身影融入街道的人流,最终消失不见。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一股滚烫的信念在胸膛里灼烧。他猛地转过头,目光如炬,死死钉在市局大楼门口那几个鲜红肃穆、重逾千钧的大字上:

    荡涤社会黑暗,守护群众安全。

    (视角拉远,时间回溯)

    时间倒回1994年底。

    彼时,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城西那片沉寂多年的纺织厂老仓库区,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一个旨在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的“锦绣艺术园”项目正式启动,低廉的租金从项目开始动工就吸引了不少城里跃跃欲试的艺术培训机构。

    两年后项目剪彩,市里的领导都出面了,可以说是轰动当年的一个重大经济和社会新闻。

    光阴荏苒,到了2005年的今天,“纺织厂仓库”这个带着陈旧工业气息的名字,早已被锦忠市民遗忘在记忆角落。

    取而代之的,是繁华市区里一处极具特色的文化地标——锦绣艺术园。

    随着城市扩张,园区早已经融入了城市繁华,成了一处景点。

    而建设规模比当初规划的还要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与原址改造的老厂房交相辉映。

    如今,这里汇聚了全市几乎所有的艺术类培训学校、画廊、设计工作室和文化公司,琴声悠扬,画作缤纷,处处洋溢着蓬勃的艺术气息和都市活力。

    然而,又有谁能想到,就在这片如今充满欢声笑语、艺术熏陶的热土上,在项目启动翻新建设还不到一年的那个酷暑——1995年7月13日,农历最炎热的时节,一桩手段残忍的奸杀案,曾在这里发生,鲜血浸透了荒凉的水泥地。

    十年过去了,案卷依旧尘封在档案室冰冷的铁柜深处,泛黄的纸页上凝结着未能昭雪的冤屈。

    而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隐匿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嘲笑着迟来的正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