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是极好的人,而且愿意促成这门亲事,坐下一商定,很快就将亲事的各种细节都议妥了。赵虎新拿了两人的生辰八字,赶着骡车去找城里的算命先生算了一算,将先生定下的黄道吉日取回,让两家人知晓。
“是下月十九呢,不足一月了,会不会太赶了?”新郎家的倒还好,布置布置家里,备几桌席面,便可迎接新夫郎进门,可嫁哥儿的家中不同啊。
按照惯例,新夫郎得编制喜笠,缝制喜被、喜服、喜鞋,不单单要缝制自己那一身的,连夫君那身也要缝,这七零八碎的加下来,得费上个把月的时间,这还是快的。
“倘若今年没有好日子了,那就等明年,别累着孩子了。”
苏老爹细细思量了一番,道:“春声做绣活快,来得及,而且这阵子农闲了,我们夫妇俩也有时间,能帮上一些忙。”
“如此,便说定了?”
“说定了。”
口头上定了亲事,没个保证不行,还得签个定亲书。
媒婆来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做个证见,如今没有也没事,苏福平写定亲书的时候说,他们苏家不是背信弃义之人,且对赵家二郎极其满意,不会收了聘礼还退亲的,叫弟妹与侄儿侄媳放心。
苏家为人处世有目共睹,李兰菊信得过,叫大儿将自家备下的红竹篾、红布匹、新鞋面、新鞋底、聘金及一些牲畜吃食一筐筐地挑进来,放他们堂屋里。
定亲仪式该有的,赵家都备足了,甚至还比寻常人家多出了几分。都是买上好的来,没有一分是虚的,谁看了都能体会到其中的心意。
骡车缓缓地驶离三坪村,坐在村口闲聊的妇人看见了,谈论道:“这是谁家的骡车啊?扮得这样好看,莫不是来提亲的?”
“来时我瞅见了,瞧着往青泉山脚下的苏家去了,莫不是向苏家小哥儿提亲的?”
一蓝衣妇人含笑道:“春声开春就满十六了呀,可以许人家了,这辆骡车装扮得这般阔气,莫不是宋家派人来了?”
“一定是的,宋家是十里八乡排得上号的富贵人家,苏家各个都是有学识、懂礼节的,又有个在县衙当官的妹夫,也不差呀,这两家的孩子最登对了。”
“这话不是打春声还是个娃娃时就说起的?都说到两个孩子成年了,赶紧的吧,赶紧将喜宴办起来,到时候我好好封上一份礼钱,去他们喜宴上大吃大喝去!”
“两家都这般有头有脸,喜宴该多丰盛啊,想着都流口水了。咱们村好久没办大席了!到时候可以热闹热闹!”
苏家喜静,独自坐落在山脚,因大旱闹饥荒的时节出过粮帮过村里人,恩情被记下了,邻里说他们家的事儿向来只说好的,对人家尊敬着呢。
心里好奇得紧,想去问问是不是真的宋家来提亲,想问问那婚期,却不敢登门去问,只等着他们家的谁从村口过,闲谈打招呼时问上几句。
因此一连憋了两天,都没有人上门去求证,然后就看着又一辆喜庆鲜亮戴着大红花的骡车从村口缓缓驶过。
“难不成这宋家觉得聘礼送少了,又来补上一些?”
“不能吧,刚才车帘子被风吹开,我可看到里面坐着个媒婆啊,头上簪着花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