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意识清单解释之一——感觉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意识清单是幸福人生的公里牌。科学革命已到要求教育必须解决意识清单问题的新阶段,它才能为生存做出有效准备。下面,从职业高度对16项意识清单做出探讨性解释,希望对你构建生态教育有重大作用。

    一、感觉

    新生儿部分,我们对感觉知识有所简介,现在进行专业扩展。

    1、宏观上,感觉是认知的一种形式,也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但它只能反映事物表面的个别的特性,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包括视觉、听见、嗅觉、味觉、触觉等。

    2、微观上,感觉是眼、耳等感受器官中的结构,也是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宏观感觉链接生存,微观感觉耽于声色,这双重功能有助于生存意识的优化,例如对危险的声音警觉,对危难的迅速躲避和对喜欢事物的精进等。

    感觉让人耽于声色,就是对视、听、触、味和嗅等感觉的快乐体验,以及追求与满足。例如,为了图热闹,参与了打球、唱歌、跳舞等活动,但后来却成为生活的重要因素。

    这样,感觉存在两个疑问:第一感觉机制是如何帮你获得耽于声色的健康快乐?第二感觉机制怎样教你与声音、颜色、气味、味道等接触中获得技能快乐?

    3、感觉的科学世界

    幸福生活的本质,是你的生活经验是相对准确和没有错误的。例如,获取食物的经验,与他人交往的经验,预防危险的经验,等等。

    经验的增长,必须要从实践中提取可靠的信息。虽然人类不擅长某一特定的感觉领域,比如没有鹰的敏锐、蝙蝠的听觉和啮齿动物的嗅觉,但人类的感觉机制能加工极为广泛的复杂感觉输入。

    190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提出"感觉和情感是复杂经验建立的基本过程"这一观点。到如今,它一直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1)心理物理学

    为什么有人一遇困难就慌乱?为什么大家愿意为核心队员服务?水中加多少糖才能感觉到甜?心理物理学为完成这类任务,为我们确定出物理刺激阈限,并建立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

    ①绝对阈限和感觉适应

    刺激的绝对阈限是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的物理刺激量。科学家测量出其心理曲线通常是"S"型曲线,表示从无觉察到部分觉察到完全觉察的过渡。

    有的人因一点挫折就慌的要死,有的人在关键时刻还能保持镇定,这说明刺激反应因人而异,所以绝对阈限制的操作定义是: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水平。

    有了定义的指导,教学中你可以测量不同感觉通道的阈限。例如,四十年来,我用"核心项目教学法"将新授课、练习课、比赛课编成一个以足球、篮球为核心的运动通道,对形成班级体育氛围阶段阈限有了认知。

    第一阶段,兴趣阈限需用3个月时间,教学以热闹为主。

    第二阶段,兴趣增加阈限需用5个月的时间,教学以比赛为主,主要为大家建设"玩在一起"的情绪需要。

    第三阶段,技能阈限需用10个月的时间,教学要突出比赛对赢得胜利的意义,建设比赛融入感,这样学生为有个好表现他们对掌握技能愿意负出辛苦。

    用一年半的时间,核心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对球类系统教学产生感觉适应,也是学生由兴趣转向技能有新体验需求的阈限。

    所谓感觉适应,是指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例如,到户外待一会儿,太阳光就不那么耀眼了。学生对足球比赛有了感觉,只要有机会他会主动去踢球,等等。

    尽管人们参与事物都有能够确定觉察的绝对阈限,但感觉系统对环境是否稳定更为敏感。例如,每学期稳定开展至少21节以上的足球系统教学,一年半后学生才会对足球生成输入偏好,并有了感觉适应。

    环境中的感觉刺激通常充满了无限变化。适应机制使会人快速地对新信息源产生注意和做出反应。

    ②反应偏差和信号检测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