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明宫里无明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康元帝站起身来:“戴权,朕今日早朝时,太上皇和太后还没起床。此时精神可好?”

    戴权弯腰施礼,依旧是声音欢快:“回万岁,太上皇和太后早膳进得香,还夸了贾才人做的小菜可口。”

    康元帝皱皱眉,最近太上皇提起贾才人的次数似乎多了些,看来是在暗示自己,该适当地提一提位份了。

    “太上皇是何时得知贾化进宫的,又是怎么想起来要见贾化的呢?”

    康元帝的目光盯在戴权的脸上,戴权却依然笑眯眯的,毫不在意,只是鞠躬回话。

    “大明宫的小太监早上到宫门处为太上皇取礼佛的香烛,看见贾大人进宫,回去说了一嘴。

    太上皇想起贾大人遇到过仙佛,有些兴趣,便想叫贾大人去闲聊几句,解解闷罢了。”

    康元帝站起身来:“既如此,朕也要给太上皇请安,就随你们一起去吧。”

    说完也不等戴权说什么,起身就往殿外走,夏守忠赶紧手持拂尘,紧跑两步,到前面开路。

    戴权脸上笑眯眯的,和夏守忠并排走在皇帝前边开路,贾雨村跟在三人身后,一同往大明宫而去。

    贾雨村看着戴权和夏守忠,一矮一高,一胖一瘦,一个大明宫总管,一个六宫都太监,气场迥然不同,却难分高下。

    大明宫如今是太上皇的居所,其中宫女太监侍卫都自成体系,俨然是个宫中之宫,戴权就是大明宫总经理。

    虽然六宫都太监职位更高,但夏守忠却管不到戴权,这种关系,就像王熙凤管不到鸳鸯一样。

    太上皇见康元帝跟着贾雨村一起进了大明宫,长长的寿眉微微动了动,似乎有些意外。

    康元帝行礼问安,太上皇微笑点头,赐座,闲聊了起来,似乎忘记了贾雨村一般。

    贾雨村也不着急,神情淡然,双目微闭,就像昨天晚上没睡好,在养神一样,当然他确实也没睡好。

    “看到皇帝精神不错,老头子我也开心得很。毕竟是年轻人,精力好,要不人人都想着返老还童呢。”

    康元帝点头微笑道:“太上皇的精神也很好,老当益壮,已是莫大的福分了,毕竟古往今来,返老还童能有几人。”

    可能有人奇怪,明明是父子俩,为啥不称呼父皇,儿臣这一类的古装剧里常用词语呢?

    其实历朝历代,太上皇和皇帝彼此之间的称呼都是很微妙的,但极少有称父皇和儿臣的。

    这么称呼的,一般都是皇帝和皇子之间的称呼,而太上皇和皇帝之间,并不会这么称呼。

    历史上的太上皇不多,称呼一般分为两派:以刘邦他爹为代表的洒脱派,和以唐明皇为代表的自尊派。

    洒脱派的基本直接自称为我,对皇帝就是称呼皇帝,而皇帝则自称朕,对太上皇则直呼父亲。

    自尊派的基本上继续自称为朕,对皇帝的称呼也是皇帝,而皇帝就不能自称朕了。

    毕竟天无二日,一朝不能有倆朕。所以皇帝只能称为予或孤等,对太上皇则称直呼太上皇。

    其实太上皇和皇帝之间怎么称呼,民间既不知道,也不在乎,他们更清楚的是谁掌握着权利。

    洒脱派的一般肯定是没啥权利的,例如刘太公,李渊,瓦剌留学生等等,基本都是被迫洒脱的。

    自尊派的一般都有些权利,甚至完全掌权,例如李旦,赵构,乾隆等,可见只有权利才能带来自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