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对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对此积弊,皇帝并非一无所知。然而,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昔日为巩固皇权、有意无意纵容的结果,以至于养虎为患,将这些贪官污吏的胆子生生喂大。如今,即便他幡然醒悟,有心整饬,却已是积重难返,牵一发而动全身,投鼠忌器,顾虑重重,深恐一动而致朝局动荡。

    是以,当林渊的奏报如利刃般剖开这层层脓疮,直陈其弊时,原心境平静的皇帝内心瞬间被点燃的,何止是愤怒。那怒火中,夹杂着被戳破痛处的恼羞成怒,有着对贪官污吏的切齿痛恨,更有着对自身处境的深深无奈与无力感。

    他甚至忍不住暗恨:林渊啊林渊,你空有一腔孤愤与忠勇,却何曾真正体察过朕这九五之尊背后的苦衷与掣肘!可知这大殿之上,皇城根下,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干净的?若真要一一彻查,这大夏还能立得住吗?朕坐的,恐怕就不是这龙椅,而是刀山火口了!

    “唉……”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似有若无地在寝殿上空萦绕。这声叹息里,有对这满目疮痍的无奈,更有对自身帝王权柄被外臣牵制的深深嘲弄。

    北地地形复杂多变,兵力不足,不是今日才有,这林渊到了边军中也学会了如奶娃子般哭叫。

    当看到“碍于辖权,未敢擅查”皇帝眼中寒光一闪,恼恨之色浮现脸上,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靖隋军现今糜烂至此,朕有责任,荣获你这边疆主帅是干什么吃的!十多年,竟然还收拢不了这群家将,任由他们欺凌到自己的头上。

    边境上的情况之恶劣超出料想,皇帝心里深知,林渊奏疏中描绘的惨状绝非夸大。边军糜烂至此,外敌虎视眈眈,大夏北疆危如累卵。必须立刻着手整顿,但却不是雷霆手段、快意恩仇,他需求得慢慢布局,逐个击破,就从刘胜开始。

    对着信纸又是一声冷笑。林渊看似在陈述邻州防务疑点,显得守规矩,实则是在告宣府军都指挥使石宗的状吧。这个石宗也不是个好东西,脏事自己一概不做,全交由低他半阶的刘胜去做,出事了,便全推到刘胜的头上。刘胜这个蠢货!仗着妹妹在宫中,就不知道自己骨头几斤几两了。再看看宁州兵卒的艰难和惨状,与靖隋军对比,林渊其心昭然。

    林渊啊,你也变得老谋深算了。只一笔轻描淡写地点出靖隋军防区的重大疏漏,却又立刻用“辖权”二字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哪里是“未敢擅查”?分明是递了一把名为‘疑点’的刀过来,等着看朕如何处置,甚至…等着朕授意你去查吧!

    “纵前路荆棘密布,强虏环伺,刀兵加身,臣,及臣之部属、臣之子女,亦当恪尽职守,寸土不让,血洒疆场,绝不后退半步!”

    这句决绝的效忠宣言,与前面血淋淋的现实形成了刺目的对比。皇帝体会到了林渊精心设计的“荒诞感”。这哪里是单纯的誓言?分明是将了皇帝一军,是无声的呐喊:粮饷!军械!援军!

    林渊此疏,堪称老辣。

    皇帝背手在殿中站定,看着窗外湖中的荷田,心里思索着。

    这份密奏字字泣血却不失臣节,步步试探却滴水不漏。林渊其忠心可用,其智谋深沉更需驾驭。皇帝心中对他的重用之心更炽,但如何用,需更费思量。三万孤军守一州,本就是悬在林渊头顶的剑,也是握在皇帝手中的缰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