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自视甚高(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掌上明珠失而复得,郑弘致本来正在家中美滋滋琢磨着告老解官,领着妻女寻个山清水秀的所在颐养天年,不想郑惠听闻后揪着他的胡子给他讲了一通“国逢苛政退避有失文人风骨”的大道理,愣是将他念回了朝中任职。接任尚书后,郑惠又莫名其妙与他论了一番如今朝中四个皇子的深浅,问他心里更偏向哪一个。
老大元轲和老四元棣虽都在朝中,但与他工部还真没什么牵扯,老四是右相的学生,从来亦步亦趋地跟着他老师,人看着谦逊恭谨,但眉眼间全透着野心。
老大早些年还算得器重,手握户部吏部和御史台,也算是说一不二过一阵,可自打他成婚有了儿子,便被元戎和瞿众架空到不剩什么,相较于老四,老大性情暴躁目光短浅,实在不是做君主的料子。
至于这位七殿下,郑弘致头一回见,是快二十年前他还是个垂髫小儿的时候,那时只觉得这小娃娃生得粉雕玉琢眉眼带笑,实在瞧不出什么深浅。
这些年他养在别院里,据传长成了个乖张荒唐的混世魔王,游手好闲纨绔奢靡,还喜怒无常,一个不高兴便会打杀别院中的下人取乐,可上次匆匆一见,郑弘致觉得这老七眉目清朗,做事说话一派坦荡,比老四不知如何,但比老大,实在是霄壤之别。
郑弘致自来知道自家女儿眼光独到,可问她为何要郑家站在老七这头时,她却笑而不语,只要他一定出手相帮。
郑弘致回工部任职,重整四司时发现虞部司郎中于霄趁他告病这些时日没少上下打点拉帮结派,他早知此人好大喜功,最善奉承之事,便在此多留了个心。
三五天观望下来,他晓得了于霄近日正想在上元宴饮上出个风头,便依郑惠所言将自元?别院里递出的“京中藏有炼金奇法”的消息,几经周折,递进了于霄手里。
到入宫赴宴前,郑惠又嘱咐了他两件事,一是一定要在宴席上与七殿下吵上一架,二是看准时机当着皇帝与众臣的面,报这吵架之怨。
吵架是元?自个儿先起了头,郑弘致便心照不宣与他演了这场戏。
上次到别院去时,郑弘致便已知道皇帝不愿意元?结交朝中官员,可他今日说了这番话,想来元戎再不愿意,也会许他个一官半职,更何况他在工部任职多年,一直晓得皇帝最看重金矿开采一事,现今元?若真的献上炼金奇法,别说是个官职,便是分了兵权,怕皇帝也是会同意的。
总之官职是要许的,现今将元?收进与他旧怨颇深的自己手中,叫一个皇子来听他的差遣,不就是报这吵架之怨吗?
果然,元戎略思忖片刻,便问元?:“你虽与郑尚书有些私怨,但郑卿在朝多年,最是博闻广识,若要学东西,他确是位好老师,可你说到底是皇子,真要予你个官职可不是乱了套?如此,朕便先许你工部侍郎之权,既能学到东西,又不越过你老师的名头。但和安若是不愿,朕便再为你斟酌。”
“不敢再劳烦父皇,”元?先是垂眼假做不快,默了半晌才回道,“父皇都说了是私怨,儿子就算再不懂事,也晓得公私分明的道理。”
元戎颇为‘赞许’地将元?揽回身侧,又道:“另一层,工部分管我洪辽各处矿脉,恰巧你又看过记载炼金之法的书册,不若便先学着管管虞部司。”
元?应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