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河村事7(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怀安县下辖六个乡,每乡视实际定约20里,每里约有110户,村落密集,各设“里长”一名,负责赋税、徭役等。小河村便是怀安县青泽乡下的一个村落,村中约有一百二十户人家,正好编为一里,由小河村村长为“里正”协办事务。

    小河村地理位置上离怀安县城不远,赶快车两个时辰可到县城大集。县城集市原为每月逢三、七日开大集,周边村落的人们都赶到县城西市摆摊,买卖货物。加之怀安县近十几年阴阳和畅,灾厉不作,商业也逐渐繁荣,年节还会增开大集,最高,每月能开九次集市。

    此外,城内还有许多商户,买卖货物琳琅满目。

    清晨薄雾未散,怀安城的街巷已渐渐苏醒。长街上,商户们低声打招呼,偶尔商议着买卖行情,银钱过手时叮当作响。沿街的茶肆飘出热气,跑堂的伙计们提着铜壶穿梭,为早起的行商添上一壶热茶。

    有人丢出一把铜钱,让跑堂的去街那头为他们买上十个烧饼做早饭。旁边的码头上漕运货船靠岸,脚夫们扛着麻袋、木箱,吆喝着卸货。米粮、绸缎、药材、杂货堆满在岸边,这边卖的烧饼、粗粮满头便是为这些苦力备的,便宜管饱。

    刘大山赶着牛车,车上坐着一家三口人,路过这里停下。

    在茶水摊要了四碗热茶汤,八文钱,又给了伙计十五文,让他去买些粗粮馒头与梅菜烧饼。

    满夏起得很早,现在还没什么胃口,只捧着热茶慢慢喝。

    “新到的杭绸??”“现杀的活鱼嘞!”“一文钱一个炊饼!”

    街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满夏听周边的商贩讨价还价,看他们银钱有来有往,不由开口赞道:“城里可真是热闹,比村里有意思多了。”

    “西北那边的城市可不像这样,那里气候干寒,水草不丰,又有贼寇连年犯边,远不比我们南方百姓安乐。”

    “可大哥你们已经把贼人打退了,想来西北的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的。”

    “但愿吧。”小弟不懂这些,他们江南鱼米之乡的人离战争还是太远了,贼寇吃不饱,必然还会犯边,不然他们内部也会乱,这才是西北最大最根本的问题。

    穷山恶水,资源匮乏,那里的人早已习惯了劫掠与杀戮。

    刘大山夫夫两个在旁边看着,见都吃得差不多了,刘大山提议:“先去早市把夏夏带来的野菜卖掉,然后咱们再去医馆找个大夫瞧瞧,今早还是租借的牛车,如果时间够,我们再去一趟牛马行,买一头牛。”

    “嗯,我今日出门带了银子,买牛的钱我来给。”

    满仓主动开口,家里多年没有买牛,如今自己刚回来就置办牛车,他自然明白为了谁。

    刘大山也没拦他,只说有时间再去看看,今天还不一定买。

    几人吃完早饭,眼见街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周边巷子里出现了不少挎着篮子出来采买的妇人夫郎,刘大山赶着车将几人送到摆摊的吉祥街。

    这边小店少,但周边村镇的农户、渔夫、手艺人会在集市时挑着担子、推着板车,交给集市上的官牙人一文钱,便可以在街上寻一处空地,铺开草席,支起小摊,叫卖吆喝起来。

    城里的人也经常来这边逛,虽然简陋,但吉祥街上的东西都是农户自家的,又不需要租钱、伙计的工钱这些开销,卖得自然比店里便宜几分。

    可别小看这几分几厘,会当家的妇人夫郎哪怕多走一些路,也要来这边采买。

    满夏来得时间不算早,交过钱,他在渡口桥头寻了一处空地,铺开带来的草席,将各色春菜分门别类摆放好,随即便开始吆喝起来。

    “小哥儿,你这马齿苋怎么卖的?”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夫郎低头问。

    “春天头茬菜卖得贵些,一斤三文钱,两斤五文钱。”

    夫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