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章 文化符号的演变(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也是周至最早坚持搞“minicos通用平台”的目的,有了基础通用型的平台,就可以给各种设备搭载上一个数控操作系统,实现与应用程序的沟通和控制,让各种传统机械的“数码化”研发变得通用,快捷,模块化,非常容易实现。随着这个系统在MP3,DVD,数码相机,数控机床,车载控制系统,数字程控光纤交换机上推广应用的越来越多,系统已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通用,还反过来促进了大型操作系统和硬件体系发展。
当年索尼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迅速推出了DVD占领了绝对市场;三星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也迅速推广了第一款家用型数码相机,填补了三星产业中的一项空白。
现在的金安集团同样是如此,仅仅一个多月就推出了生物特征的防盗门锁,现在甚至还有了进一步的想法,想要推出生物特征考勤系统和智能小区管理系统。
如今的minicos通用操作平台,被业内使用者取了个好听的简称,叫做“蜜客”,而四叶草大型操作系统,则被称为了“SEEK”。
“蜜客”就是minicos的英语读音汉语简称版,这倒是理解,而SEEK这个名称就有些无厘头了,本来COS的名称就是四叶草操作系统的意思,但是因为“蜜客”太出名了,导致COS被业内在“蜜客”前头加了个“四叶草”的前缀,被成为Clover蜜客,然后简称为C蜜客,最后被简化成C客,再被同音化成一个英文单词“SEEK”。
周至倒是从善如流,认为这种语言的讹化演变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古汉语和纹饰学上也有类似体现。
比如著名的“摩羯”,就是个例子。
摩羯最早是随着佛经译本音译,作为佛教的“六拏具”,即位于佛造像背屏的六种装饰金翅大鹏鸟、摩羯鱼、龙女、童男、狮子、大象之一,最早是鳄鱼头和鱼身的形象传入中国的。
到了三国时期,吴地康居国僧人康僧会译《弥兰经》云:“海有神鱼,其名摩羯,触败其船,众皆丧身,弥兰骑板,仅而获免。”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有:“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两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此期佛经沿袭了印度传统的破坏力、吞噬力,强调摩羯刚健、凶猛,借此引起受众的惧惮之心。
北魏后,摩羯成为罪孽之人来生的化身,以巨大体量承载苦痛,闻妙乐佛音而持戒,苦竭命终,甚至以肉身布施由人分食,使人们脱离饥饿和疾病的痛苦,得以转世。
刚好同期黄道十二宫也得以传入,而十二宫中的摩羯宫的梵文Makara与佛教摩羯的读音像类似,因此当时民众认为星宫摩羯与器物纹饰摩羯是一种神兽。
占星算命经过唐五代的酝酿,在宋代逐步完善发展为显学。宋代文人平日对自己星命很在意,或找术士推占探讨,或自己推算,有相当部份人熟悉自己星盘命局,时常推究揣摩,热衷于星命推占为一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