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帝王权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却并未完全放下。

    作为家族的支柱,他深知徐煌的异象所带来的复杂局面。

    别的不怕,什么都察院御史,这个议论,那个议论的,在他眼里,这些官员都是阿猫阿狗,没什么实质影响。

    就怕成化帝有想法。

    如今的成化帝朱见深,二十四岁,年轻有为,早已不是当年七八岁时刚进越王府时的懵懂少年了。

    而且徐闻已然放权给他,这些年成化帝朱见深也在朝中培植了大量帝党,并非朱祁镇那种傀儡皇帝。

    将越王一脉分封在日本,并非朱见深厚待越王府,而是其帝王权术的一次展现。

    他深知越王府影响了整个大明朝廷,六部官员、京卫军队,八成都是越王府的门生故吏。

    想要彻底掌权,皇权至上,必须清理掉越王府一系的人。

    但朱见深并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而是用更柔和的手段,将越王分封海外,缓缓剥离越王一脉的影响力。

    这样既不得罪越王府,也报答了越王当年的培育之恩。

    试问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会将整整一国赏赐给臣子?

    君臣同心,互相理解,无外于此。

    但眼下,却是出了个重瞳。

    这孩子,究竟是帝国利器,还是一道祸根?

    身为皇帝,首要任务就是坐稳江山,延续皇室统治。

    成化帝很苦恼。

    若是寻常家族的子嗣,他只需一句话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对越王府,他不能。

    所以只得草草将此事揭过。

    他相信越王徐闻,相信首辅徐谦,也相信伙伴徐昭。

    正因这种信任,大明才会朝局稳定,国强民富,蒸蒸日上。

    皇帝这般理解,越王府自然是要做出回应。

    大明的政治环境逐渐复杂,朝堂中的风云变幻,令徐闻不得不做出深思熟虑的决策。

    王府议事厅中,徐闻沉默片刻,随后缓缓开口:“重瞳者,天命所归,若此子真为帝王之相,岂能因一时的猜测而舍弃其命运?”

    “然而,家族之根基,亦需稳固,重瞳非权力之象,亦非必然之结局,今之关键,便是如何在大明政权中为其开辟一条稳固之路。”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皆知此番话语中隐藏着深刻的智慧,既要为家族保驾护航,又不因传闻而丧失未来的机会。

    长时间的讨论后,内阁首辅徐谦以年事已高,体力不支为由,向成化帝朱见深辞去官职,隐退京师静养。

    他年近七十了,执掌内阁三十年,殚精竭力,身体的确不行了,早有隐退的想法。

    此时遇到自己曾孙这种情况,正好借坡下驴,给皇帝一个回应。

    辞呈递交后,成化帝朱见深再三挽留,甚至亲临越王府探望徐谦。

    最终,徐谦成功隐退。

    成化帝赐国公府邸,京郊外皇庄千亩,以供徐谦养老。

    徐谦辞官之后,与其年龄相近的内阁次辅于谦,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回乡安度晚年。

    两位权重的老臣退休,给了成化帝一个契机去推动内阁的改革。

    在这场内阁的重组中,成化帝最终决定任命大学士商洛为新的内阁首辅,王越为次辅。

    商洛与王越二人,都是徐谦的门生,承载着徐谦的教诲和理念,因此这一任命获得了大部分朝臣的支持。

    商洛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宽广的眼界,成为了内阁首辅,在处理朝政事务时十分得力。

    而王越则以稳重、内敛著称,尤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成为商洛得力的助手。

    朝中人事大变动,却并未对越王府的地位产生多大影响。

    毕竟,皇帝没有针对越王府。

    而且,皇太子朱佑极已然七岁,出阁读书了,其老师,乃至东宫詹事府的所有班底,皆出自越王府门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