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诗歌激励》(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只有几个字。不记名,写完可以贴在我们教室后面的这个‘心愿角’。”

    他指了指后面黑板旁边新开辟的一块软木板。

    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窃窃私语声充满了教室。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带有秘密色彩又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极具吸引力。他们纷纷低下头,认真地写了起来。

    武修文走下讲台,轻轻踱步。他看到有的学生飞快地写着,有的则咬着笔头沉思。小海写得格外认真,小脸几乎要贴到纸条上。

    几分钟后,学生们陆续写完了。武修文让他们依次将纸条贴到软木板上。五彩的纸条很快汇聚成一片小小的、充满希望的田野。

    “好了,现在,有没有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内容?或者,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武修文鼓励地看着大家。

    起初有些冷场,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羞涩。就在这时,一个微弱却清晰的声音响起:

    “我……我想说一句。”

    全班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声音的来源,竟然是平时最沉默寡言的李静!她的脸涨得通红,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但眼神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武修文的心微微一颤,他用最温和的目光鼓励她:“好,李静,你说,老师和同学们都听着呢。”

    李静深吸一口气,声音依然带着颤抖,却努力地放大:“我……我最喜欢武老师读的第一首诗。因为我……我爸爸妈妈常年在外面打工,我跟着奶奶住。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就觉得……觉得自己就像那条找不到灯塔的小船,很孤单……很怕……”她的声音哽咽了,眼圈迅速泛红。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的调皮和喧闹都消失了。孩子们被同伴这突如其来的、真诚的脆弱震撼了。这是一种他们可能也隐约感受过,却从未敢说出口的情绪。

    李静吸了吸鼻子,用力继续说:“但是,听了武老师的诗,我觉得……觉得好像有人懂这种感觉。而且,诗里说‘怕千帆过尽,只剩我孤单的桨’,可是……可是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还有老师,我们不是孤单的!所以……所以我想,我的‘灯塔’可能就是好好学习,让爸爸妈妈放心,也让自己变得更勇敢!”

    她说完,快速地低下头,肩膀微微耸动。

    武修文感觉自己的眼眶有些发热。他走到李静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异常柔和地说:“李静,谢谢你。谢谢你愿意把这么真实的感受分享给大家。你说得非常对,你的勇敢,本身就是最亮的灯塔!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更勇敢、更优秀的自己!”

    他抬起头,看向全班:“同学们,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勇敢的李静!”

    刹那间,教室里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里,没有嘲笑,只有理解、鼓励和感动。李静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泪珠,却露出了一个羞涩而释然的笑容。

    这个勇敢的开端,像打开了情感的闸门。紧接着,又有几个学生鼓起勇气发言。有的分享了自己想在下一次考试中进步五名的“微心愿”;有的说喜欢那句“种子破土”的诗,觉得学习就像破土,虽然辛苦但充满希望;一个男生甚至红着脸说,他的梦想是以后能像武老师一样,当一名老师,因为武老师让他觉得数学“没那么可怕了”。

    课堂气氛变得无比热烈而感人。武修文巧妙地引导着,时而点评,时而鼓励,时而将学生们的感悟升华。他不再是那个只传授知识的数学老师,更像一个倾听心声、指引心灵的兄长。他用自己的诗歌和真诚,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安全、温暖的情感场域,让平时被学业压力掩盖的真实情绪得以共鸣和流淌。

    就连坐在后排,原本只是惯例来巡查一下的梁文昌主任,也听得入了神,不时欣慰地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武修文沉浸在这种与孩子们心灵交互的感动中,暂时忘却了罗天冷打来电话带来的阴霾。他看着那一张张或激动,或沉思,或释然的小脸,看着后面“心愿角”上越来越多的彩色纸条,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他坚持的意义所在。

    然而,就在班会课接近尾声,气氛最为融洽的时刻,教室虚掩的后门被轻轻推开了一道缝。一道身影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已经听了很久。

    武修文若有所觉,抬头望去。

    逆着光,他看不清来人的脸,但那熟悉的身影轮廓,让他瞬间心跳漏了一拍:是黄诗娴!

    她什么时候来的?她听到了多少?她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

    昨晚那通电话带来的冰冷寒意,伴随着对她反应的未知和忐忑,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武修文的心头。刚刚被课堂温暖的心,瞬间又被揪紧了。

    班会课营造的感人氛围尚未散去,而现实的、复杂的情感波澜,已悄然而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