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梨园(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发动机声音一响,在场的人眼睛都紧紧盯着张忠贵手里的施肥机。将梨树所需的肥料混合后倒进加料斗里,坐在座位上,启动机器,人握住操作杆,前进、后退、转弯……
刀片翻滚间,白色的肥料颗粒依次而下,翻起的褐色土壤随后倾泻下来。
张洼村一带的人,以前施肥都是靠人精雕细琢。
据老人家的经验,肥料均匀洒在地表或者接触了树干会灼烧树木;而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深20至30厘米处施肥,才是最好的施肥方式。
因为它既能够保证树汲取了营养,又避免了肥料被雨水冲刷走。
而以前人们的操作,就是围绕树挖一圈储肥沟,加入肥料后,把沟填起来。
这样一天从早干到晚,施肥没施多少。人倒是腰肌劳损,手上起泡,还黑了不少。
不过对于张洼村一带的农民来说,外貌乃是身外之物,虔诚种地才是上上之选。
半路出家的张宝儿可不这么想。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在事实胜于雄辩的案例下,在场的人都知晓了一个道理?施肥开沟机施肥,比人更快、更高效。
因为眼瞅着不多时,两行梨树的中间,褐色带着湿气的土壤预示着肥料已经深深地埋在了里面。
张贤看向施肥机的眼神里隐隐带着股热切。
好马配好鞍!
前面整了个梨树授粉活动,现在又有个施肥机来助张洼村一臂之力。
今年这么多组合牌打出去,那肯定比往年收成要好得多!
看着这满园的梨树。
碧绿茂密的叶子、点缀其间的纸袋,短短一会功夫,张贤竟然觉得这施了肥的梨树和还没施肥的梨树,叶子明亮度完全就是两个样。
这梨树施肥也有个讲究。有句古话说得好,人养腿树养根。
秋季是施肥关键期。秋季采收后就开始施肥,主要以堆肥为主。
三五氮七九钾。
说的是三四五月份以氮肥为主,养花保果;六七八九月份以钾肥为主,用来促进果实发育。
其它叶面喷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假如有了这施肥开沟机,那么大家今年的施肥工作,定会轻松不少。
地里的气氛一片轻松,胡文芳家确是鸡鸡飞狗跳。
“我看白面馍馍把你们都吃肥了,嘴也吃刁了。还吃牛筋面,你天上的星星吃不吃?”
上夜班回家的张友安和端了盆白花花面粉出门的徐岚碰了个正着。
原本心情不爽利的张友安,看见那盆面粉,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干嘛去呢?”
徐岚还没有反应过来,笑着说。
“姐说今天娃娃来呢,让给压下些牛筋面。我想着张娜明天也就回家了,正好一起压下了我们大家都尝上一口。”
“那牛筋面是什么非吃不可的东西吗?你们真是吃饱了撑的。”
将手里拎着的袋子往地上一扔,张友安气势汹汹进了家门。
随着与地面的撞击,袋子里装着的东西发出一声声响。饭盒脱离了盖子,滴溜溜滚了出来。
看着附着在碗底,油腻腻的饭渍。徐岚突然觉得,这好像和她的婚姻一样。
“你死哈了吗?站在门口不进来着!”
张友安按照平日习惯去厨房吃饭,见徐岚没有跟在他身后进门,又想起来那一大盆面粉,不禁越想越气。
走到门口,看见徐岚望着地上的饭盒发呆,张友安脱口而出伤人的话语,语气里的火药味十足。
一大早的好心情被张友安破坏殆尽。徐岚也是心头火起。
徐岚忍了几忍,才没把手里端着的这一盆面粉丢地上。
“你耳朵被驴毛塞住了吗?”
张友安还在门口看着徐岚,见徐岚没有动静,他又出声催促。
徐岚端着面粉进门,与张友安擦肩而过的时候,带起一阵风。
张友安眼睛死死盯着徐岚。看样子,仿佛要把徐岚生吞活剥了一般。
拿起自己的家伙事,徐岚出了门。
徐岚今天还是在村里栽花。
包村干部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花苗,看着就好看。
干部说这是为了建设美丽乡村而栽的。
徐岚现在没空管这些,她主要惦记的,是一天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