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梨园(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20的工钱。张友安家,胡文芳一大早就推开门。
“友安,友安?”
胡文芳去了厨房一趟,见张友安吃空的碗筷摆在桌子,就知道她儿子回来了。
“友安啊?”
胡文芳一边喊着儿子,一边进了堂屋。
张友安刚刚躺进被窝。
“妈,咋啦?”
“你天天去外头上班,我担心你,来看看你。这一天看到你我才安心。没事,你睡吧。”
胡文芳抬头给张友安示意了一下,临出门前,她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
“我昨天托徐岚给银巧儿端面的你知道不?文静中午些过来呢,让她舅妈给她压些牛筋面吃。”
“吃天上的星宿呢吃!那一盆面多少钱不知道吗?都够我们家吃一个礼拜的饭了!我今天就看着,你们不吃牛筋面,会不会被馋死?”
见儿子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并甩个自己一个火药炮,胡文芳没说什么,蔫蔫的出了门。
到了厨房,看见面柜上的脸盆,胡文芳走上前去。
冒尖的面粉映入眼帘,胡文芳夸张地哎呦一声。
“这个徐岚也真是的,压些牛筋面吃两口的,面挖了个多!”
胡文芳关上大门,嘴里骂骂咧咧地离开儿子家。
按照日常惯例,银巧儿早早起床,就开始倒灰做馍馍。
“灰”的意思,就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具有碱性,可中和面团发酵一晚的酸性,产生的气泡使面团松软。
其中“蓬草灰”最佳。
后来,专家说“蓬草灰”有毒。涉及到“蓬草灰”相关的食物,其商家店家都被严格处罚。
久而久之,蓬草灰渐渐被食用碱所取代。
不知民间疾苦的专家,一张嘴就是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建议。
不允许百姓焚烧秸秆,因为会造成大气污染,却不建议相关工厂加强污废处理。
不允许就业青年晚婚少生,因为牛马不生牛马,他们以后没得牛马可用,却不建议相关部门提高薪酬待遇。
有很多专家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已经不知道具体的人间疾苦是什么样子了。
毕竟他们最穷的底线,无非就是自住一套房,出租一套房。
可是做馍馍的银巧儿不知道专家的话语。
她以为手里的食用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此时的银巧儿只是想着,她多卖出去一个馍馍,她的张琦以后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张琦,你快去问问你胡家太太,你说:太太,你们今天牛筋面还做不做啦?做的话我妈妈等着呢!听见没?我的宝?”
张琦点点头,转身出了门。
将机器预热好,银巧儿开始做马秀兰中午需要的牛筋面。
早上受了一肚子气,一个上午,徐岚的面色都不是很舒展。
直到到了马秀兰家端起碗,徐岚忍不住了。
“你咋啦?”同行的张晓丽见徐岚流泪了,多嘴询问。
徐岚摇摇头。“没啥。”
“把这牛筋面有啥吃的呢?全是机器膨大的,又不顶饿!”张贤端起一碗牛筋面,加了醋和油泼辣椒,夹了一筷子土豆丝拌匀,三下五除二一碗下肚。
“不过你还别说,这牛筋面时间长吃一下还香嗷!”
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张贤没吃出个所以然,他又跑去厨房加面。
“张贤你牛筋面还吃吗?不吃的话待会有酸汤面。”
马秀兰守在锅旁边,锅里翻滚着银丝一般的面条。
“都行。”
张洼村的人总会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含蓄起来。
吃就是吃,不吃就是不吃。都行是什么意思。
但和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马秀兰也懂了张贤的潜台词?两个都要。
将调味料和葱花放锅底,加入刚刚好的熟油,激发香味,加开水、加醋,搅拌均匀。开胃的酸汤就做好了。
将银丝面捞到碗里,舀酸汤浸没;一人一碗下肚,这个中午,简直舒坦!
唉,人还是要吃些面肚里才舒服!”张忠贵吃完面,喟叹发言。
吃饭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用以消磨时光,借此避开午间最热时分。可张晓丽却觉得自己发现了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