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关于造车的第一次讨论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支持姚总!”海思总裁冯庭波的声音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冷静和穿透力。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

    “我们的昇腾AI芯片、麒麟SOC、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需要最前沿、最复杂的应用场景来淬炼和迭代。

    如果只做供应商,主机厂给我们的开放度和数据反馈深度,永远隔着一层。

    只有亲自下场造车,才能打通从底层芯片、操作系统到整车应用的全栈技术闭环。

    这对我们突破A国在高端芯片和基础软件上的封锁,构筑真正的‘备胎’技术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海思需要这个战场!”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那是技术理想主义者对突破极限的渴望。

    “造车派”的旗帜鲜明,理由充分,攻势凌厉。

    然而,反对的力量同样强大,甚至更为老成持重。

    风暴的中心,缓缓转向了坐在郑非左手边第一位的徐平。

    徐平没有立刻反驳。

    他端起手边的骨瓷茶杯,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

    杯中是上好的龙井,碧绿的茶汤氤氲着清香,与他此刻沉静如渊的气场奇异地融合。

    放下茶杯,他才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向姚尘风等人炽热的视线。这平静之下,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战略方向的选择,关乎华兴的生死存亡,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徐平的声音不高。

    他语速平缓,却字字千钧,清晰地穿透会议室凝重的空气,“华兴的基因是什么?是通信设备供应商,是ICT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我们最擅长的,是隐藏在幕后,用最顶尖的技术支撑起整个信息社会的运转。”

    “2B(对企业业务)和2G(对政府、国企业务),这才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董事,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穿透力。

    “贸然跳到台前做终端品牌,做直面消费者的整车?各位,我们准备好应对那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了吗?”他微微摇头,意思很明确。

    “品牌建设的天量投入、瞬息万变的消费者喜好、无孔不入的媒体舆论、复杂到极致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

    “还有,最要命的,整车制造那令人窒息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回报周期!”

    “看看那些新势力,哪一个不是在烧钱的火海里挣扎?

    华兴有多少血可以这么流?

    一旦现金流绷紧,A国的制裁大棒落下,我们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

    他的一系列输出又准又狠,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刚才还炽热的氛围上。

    分管全球市场的董事胡向东立刻接口。

    这位常年与全球各大运营商、政企客户打交道的悍将,脸上带着深刻的忧虑:

    “徐总说到关键了。

    我们现有的核心客户,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政企巨头,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们如果突然变成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去和他们下游的主机厂抢饭碗,客户关系怎么维系?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