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见东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对于薛淮而言,这个年节一点都不孤独。

    府衙于腊月二十七正式封印,相较往年要晚几天,官吏们对此并无怨言,盖因新政千头万绪,每个人手上都有很多重要的公务,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官吏都希望能够展现自身的能力。

    另一方面谭明光和薛淮都不是吝啬之人,不会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只要是用心做事的下属,封印之时都能领到一笔丰厚的年节补助。

    早在腊月二十,薛淮便收到京城送来的年礼,而他也提前让墨韵和李顺采买了礼品,派人送给远在京城的崔氏和沈望等人,至于宫里那位,薛淮则准备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年节贺表。

    崔氏考虑得极为周到,除了薛淮之外,她还送来给沈家、石道安、黄冲和谭明光等人准备的年礼,此外薛淮身边的部属皆有封赏。

    当然这几天来给薛淮送礼的人亦不计其数。

    尤其是两淮各地的盐商们,他们深知薛淮的清正廉洁,平时根本不敢登门拜望,唯恐被当成贿赂官员的典型,唯有年节之前这极为宝贵的几天时间——薛淮在正月肯定要拜访官场同僚,盐商们自忖没有那个脸面。

    面对那些赔着恭敬笑脸的盐商,薛淮并未亲自出面,由李顺代表他接待,虽然没有收下对方丰厚的礼单,但也请他们小坐片刻喝了一杯茶。

    在许观澜和刘傅等人伏法之后,薛淮曾和谭明光有过一场长达两个时辰的深谈,两人一致认为接下来要以安定人心重振民生为施政方略,因此薛淮在坚持底线的前提下,并未刻意摆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让盐商们终于松了口气。

    他们心里清楚,薛淮释放的信号意味着往后扬州不会再有太大的动荡。

    腊月三十上午,薛淮带着十余名精锐亲卫,在数百漕军的护卫下巡查城内各处仓储,又命巡检司注意年节期间火灾的隐患,然后才返回同知官邸,带着墨韵和几个小丫鬟张贴桃符门神。

    傍晚时分,他在官邸内进行一场简朴的祭祖仪式,随即招呼所有部属和下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和和美美的年夜饭,又亲自给每个人发了一个沉甸甸的红包,以此表达对他们这一年来尽心尽责的感谢。

    初一日,薛淮在宅中踏踏实实地休息了一天。

    初二拜谒谭明光,初三去沈园探望沈氏夫妇,初四和初五则在官邸接受下属们的拜访。

    入夜,前院书房。

    薛淮坐在案后,房内还坐着五名男子,分别是靖安司江苏掌令叶庆、漕军把总余成光、府衙班头周琨、巡检司巡检程东和亲卫统领江胜。

    周琨和程东在这个场合颇为局促,毕竟他们都是不入流的小官,而且薛淮是直接分管他们的上官,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命运,更不必说今夜还见到了传说中的靖安司官员,让他们大气都不敢出。

    “今夜请诸位前来,是和三天后即将举行的官宴有关。”

    薛淮目光扫过神情凛然的五人,声音沉缓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元月初八谭府尊和本官会在影园设宴,款待本地造福桑梓的行善乡绅。虽说两淮盐案的主犯皆已伏法,但仍有不少漏网之鱼和盐枭余孽。初八那日人员复杂,难免会有贼人混入,我们须将防范做到万无一失。”

    此言一出,室内气氛变得十分凝重。

    周琨和程东心头激荡,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如此重要的会议,既感责任重大,又为得到薛淮的信任而振奋。

    “叶掌令。”

    薛淮首先看向叶庆,问道:“先前我已经交给你一份名册,涉及当日所有宾客、侍者和杂役的名单,不知靖安司可曾排查妥当?”

    叶庆细长的眼中锐光一闪,沉稳地回道:“大人放心,下官已经针对名单悉数清查,剔除了存在嫌疑的数十人,另外靖安司已在城内布控,城中药铺、铁铺、客栈、暗坊、码头等处皆已密布眼线,此外影园内外所有角落、水井、灶房已彻底清查。初八当日,影园外围会设三道暗哨卡点,所有入内者,从宾客车夫到送菜杂役,皆需经靖安司暗哨核对放行。”

    薛淮欣然道:“好,叶掌令和靖安司的兄弟辛苦了,多谢。”

    叶庆垂首示意。

    早在两个月前他便收到靖安司主官韩佥的密信,命他在不违反靖安司行事准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给薛淮提供便利。

    他知道这不是韩佥的想法,必然是宫里那位至尊的暗示,可见薛淮这一年的表现为他赢得极深的圣眷,此前天子极少会让靖安司对一位地方官员如此厚待。

    薛淮自然清楚这一点,如果没有天子的默许,他也不会轻易借助靖安司这个特殊衙门的力量。

    他按下心中思绪,转头对余成光说道:“余把总,府城可谓四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