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又解读错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湖南,长沙。

    “怎么这么多人?”杨志存来到他办的围棋少儿班,看到外面人头攒动。

    “杨老师!”

    少儿班的另一名老师蒋瑞华看着他,松下来一大口气。

    “你可来了,今儿一早,就来了这么多人,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这是来干嘛的?”

    杨志存心里一紧。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们领着孩子过来闹事儿了?

    “报名的啊!”另一名老师蒋瑞华道。

    “报名的?”

    杨志存奇怪的看他一眼,难以置信的指指外面,“这些人都是?”

    “都是!”

    “我的老天”

    杨志存往自己脸上扇一巴掌,感觉到了疼痛,确认了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是湖南围棋队的围棋教练。

    不过这教练也是个清闲工作,捞不着什么油水,于是从几年前开始,杨志存便有了下海的想法,办个围棋班,赚点外快,也能顺便培养一批围棋人才。

    带着这样的想法,杨志存办个了围棋班,也是湖南的第一个少儿围棋班。

    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全省招生招下来,最后一共只招着十几个学员,还有好几个,听了几节课就走了。

    没招,围棋这玩意儿太小众了,连个体育项目都算不上。

    围棋班办了几年,杨志存跟着亏了几年,钱没赚着,自己还贴了不少进去。

    因此,此刻看着围棋班外面密密麻麻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

    杨志存颇觉不真实。

    “老师,你们这儿不是围棋学校么?怎么办的啊?怎么那个老师说不收学生?”

    “是啊,里面这些学生都能教的了,我们家孩子就教不了?”

    “不收可不行,我们大老远过来,必须给我们家孩子收了。”

    “妈妈,我要学围棋!”

    “.”

    被家长们揪着衣服控诉,杨志存都快被这幸福冲昏了。

    以前他求着家长们报名,家长们都爱答不理。

    今天这还是死乞白赖的非要学!

    “收!我们都收!”

    忙活一天,杨志存才和另一名老师蒋瑞华闲了下来,备点儿凉菜,拧开瓶酒各自倒上。

    “哎呦,没想到聂卫平一赢,民众们对围棋的热情居然高涨成这样!”

    “是啊,你就说近十年,哦不,近百年,这一百年里,围棋哪受到过这样程度的追捧?”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啊!只有被关注,才能谈发展,咱们围棋终于迎来崛起的希望了。”

    “咝啊。”

    杨志存干完杯里的白酒,一脸过瘾,“你说这一切真奇妙,要是日本没组织这回的擂台赛,要是江铸久没能连斩五将,要是聂卫平没能赢下小林光一要是这一切都没发生,今天不可能有那么多家长来报名。”

    蒋瑞华点点头,“是啊,那么多的可能,偏偏走出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那一条。”

    “这就是命运啊。”

    杨志存长叹一声,“我最近一直在看江弦写的那本《天局》,那讲的真好,就说《天局》那一篇,外界对这篇的解读,我看都差点儿意思,倒是最近有一篇李劼的文学评论,我颇为认同。”

    “写啥了?”蒋瑞华好奇,《天局》这篇写围棋的,他也读过,觉得写的真是气势浑厚,荡气回肠,“人定胜天”。

    杨志存很快把李劼的文学评论找出来,这篇评论发表在《文汇报》上。

    蒋瑞华看一眼,评论名为《‘对人定胜天的否定’——读‘天局’》

    说是《天局》,其实李劼这篇评论,出发点是《天局》这本集。

    在开篇他便解释,自己对《天局》这篇的理解分了两重。

    第一重是看完《天局》以后。

    第二重则是在看了人文社《天局》这本集以后。

    因为《天局》之中的六篇,其精神内核其实全都能串在一起。

    看过集以后,他才恍然惊觉,《天局》想表达的内涵,其实根本就不是自己先前所领悟的那样。

    “.

    都说浑沌改变了命运,胜天半子。

    实际上呢?

    实际上那是帐中之人感叹这莽汉蚍蜉撼树,凭人力欲与天战,于是轻叹一声,悠悠收手,人家收了手,这才成全了浑沌的‘名’。

    其实对人家‘天’来说,名利如何,胜负又如何,怎么会有半点在乎呢?

    浑沌能胜天半子,不还是天让他赢,这才能赢?

    看似赢了苍天,实则输了自己。

    照我看,江弦想写的从不是‘人定胜天’。

    而是‘知止而止’。

    人生如棋,该止步的时候不止步,一记赌注把身家性命赌上,以为自己能赢过天,实则输个凄惨。

    我曾经想过《天局》为何给主角起个浑沌之名。

    浑沌是谁呢?

    庄子写过: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

    南海大帝儵与北海大帝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

    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二人每天给浑沌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就死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浑沌通七窍而死’。

    帮浑沌的人是南海大帝儵与北海大帝忽,他们自认为是报答,没想到害死了浑沌。

    《天局》中这名为浑沌的莽汉也如此,江弦说他棋道‘浑然天成’,明明是道法自然,顺势而为则可。

    结果浑沌深陷棋局,失了本心。

    而帮他的人正是观战的棋圣们,求胜心切,竟然给浑沌出了个‘以身作劫财’的主意。

    ”

    一篇文章看完,蒋瑞华心惊许久。

    如果说之前读完《天局》,就像是被打了一针鸡血一样的火热。

    那此刻,看了李劼的解析以后,再回想《天局》,就宛若被泼了一盆冷水似得,手脚冰寒。

    此前,兴许是被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热情所感染,连带着读这篇的时候,都带了些亢奋与激动。

    谁能想到,这篇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