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那一天的内卷,内卷起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编辑部的故事》是92年上映的电视剧。

    这会儿才刚快87年,比原本轨迹提前了五年,所以原片里很多内容现在都用不上。

    让“海马”去写,写的一定会和原本的剧情有出入,有差别。

    不过总的剧情路线差别不大:

    “一份名为《人间指南》的刊物,因内容乏味而面临停刊的局面,编辑部里所有的工作人员心情各异:

    主编老陈深感力不从心,欲引咎辞职。

    最年轻的两名编辑李冬宝和戈玲打算另谋出路。

    老编辑刘书友和牛大姐分别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新主编。

    中年编辑余德利则先下手为强,直接坐进主编老陈的办公室内,对外自称“余主编”。

    没能找到新工作的李冬宝和戈玲也回心转意,几个人拓宽思路,想出很多调整刊物内容的具体办法。

    决定的时刻到了,谁能成为新的主编,《人间指南》刊物能否起死回生,每个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编辑部里的主编,在编辑部的出路上各尽其责,各显神通。

    ”

    “头儿,您不领个几集?”王硕这时候开口问个一句。

    “我?”江弦挠了挠下巴。

    其他人听着王硕的话,登时来劲儿,跟着起哄。

    “对啊,您也弄几集啊。”

    “您就当给我们打个样儿。”

    “整一个。”

    “.那我领两集吧。”盛情难却,江弦无奈开口,“你们也知道,我平时事情多,写两集已经是极限了。”

    其实让他写这部《编辑部的故事》也不是不能写,他之所以要搞海马,主要还是想赶紧培养出“海马”这套班子,以后“海马”自己就能独立运转,这一块儿也不用他再带着。

    但是这会儿忽然说要让他写两集。

    那他也乐得试一试。

    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编辑部的故事》原有这些剧集上,整两出新的剧集。

    临了,江弦找着刘震云,找他去要上次和他说的那份稿子。

    “就这份。”刘震云很快取来一沓手稿。

    江弦扫一眼,第一行就写着俩字,明显是名字:“塔铺。”

    “讲什么的?”

    “一个复员军人回乡后参加高考复习的经历,大概是个农村青年为了改变贫困的命运,准备参加78年高考的辛酸故事”

    刘震云讲了几句,有些脸红,“害,其实写的就是我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就是复员军人,复员后在河南老家一所中学担任民办老师,白天上课,夜晚复习。

    最后以HEN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不奇怪,写作者最开始都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入手点来进行创作的。”

    江弦说:“我先拿回去帮你看看,帮你改改,要是能用的话,我再通知你。”

    “成。”

    刘震云满眼期待和激动。

    依旧是替徐晨辉开了车,刷了一次【代替】的进度,回家以后江弦迫不及待的将刘震云这篇《塔铺》看了一遍。

    这篇《塔铺》写在“农民日报社”的绿格子稿纸上,笔迹干净清晰,亲切自然,每一页纸就像是“黑板报”一样整洁。

    江弦知道《塔铺》这篇,这是刘震云的成名作,在当时一发表就拿到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奖。

    至于江弦手里这篇《塔铺》,在他看来,内容已经和后世那篇内容上没有太大差异。

    刘震云中文系文科状元的水平也确实不是吹的。

    而且他在《农民日报》工作多年。

    文学性非常严谨,写的这篇,基本看不到什么语法、句式的错误。

    当然了,后世刘震云自己说过,自己考试时候在裤子上整了一裤子小抄。

    这事儿是真的,他自己亲口说的。

    但你要真认真,真觉得这事儿就是他说的那样,那就被刘震云给忽悠了。

    这厮就是这种“狡猾”的性格。

    那可是北大。

    别说给份小抄,就给你本书你能考进北大么?能考到文科庄园么?

    听听乐子别太认真。

    真要认真,那刘震云的目的就达到了。

    刘震云是啥人,文学界都知道。

    就说文坛有个著名笑话,说王硕有一次和刘震云一起参加笔会。

    第一天,刘震云慢悠悠坐到王硕身边,奉承道:“王老师写得真好。”

    王硕谦虚摆手:“没有没有,瞎写。”

    第二天,刘震云照夸:“王老师写得确实好。”

    王硕还是谦虚,连连推让。

    第三天,刘震云继续夸。

    这回,王硕终于扛不住,被夸美了,接茬说:“其实我是觉得我写得挺不错.”

    结果刘震云大笑,对旁人说:“你看,这就是捧杀,一般人最多也就扛三天。”

    这真是一损人。

    江弦这会儿也忍不住吐槽一句。

    “这小子真贼。”

    这个“狡猾”的家伙,嘴上说自己写的不好,写的不行,觉得恐怕发表不了。

    实际上呢?

    已经写的相当完整。

    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绝对不是难事儿。

    “扮猪吃虎么?”

    “有点儿意思。”

    “跟我装逼是吧。”

    “等着”

    几天以后,刘震云被一个电话喊到文联大楼《人民文学》的编辑部。

    打听清楚地方,坐上电梯,刘震云喉头一滚。

    《人民文学》,这毫无疑问是每一位作家心中梦寐以求的圣地。

    而他竟然有这样的荣幸,有机会第一次发表作品就是发表在《人民文学》上。

    “刘震云是吧,江主编在等你呢。”刘震云被一名编辑领到江弦这名主编的办公室里。

    进了办公室,只见办公桌上堆满着稿件,江弦正埋头于稿件之中,对门口传来的声音并未在意,直到章德宁喊了一声。

    “江主编,刘震云过来了。”

    没错,章德宁。

    这位江弦的老编辑,曾经和江弦共同发表过多篇作品,近些年在《京城文学》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一路接替周燕如成为了《京城文学》的组组长、编委。

    德宁这位美女编辑的工作能力绝对是没问题。

    江弦对她心心念念。

    一上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