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茶道探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主任抚掌笑道:“好小子,不仅学会了品茶,还学会了说茶!说得很好,尤其是‘与茶对话’一句,深得茶道三昧。下次你若是有空儿到我办公室来,我教你如何‘与茶对话’。”

    众人皆笑,茶室内的气氛愈发融洽。李总放下品茗杯,饶有兴致地接话道:“爱旭这番话说得确实到位。不过李主任,您这‘壶盅双杯泡法’的手法,我看着还有些门道没看明白。您这手腕一转一合之间,茶汤怎么就服服帖帖地全流入品茗杯,一滴不洒?我在鹏城也试过几次,总是难免溅出几滴,失了雅致。”

    李主任呵呵一笑,重新取过一套闻香杯和品茗杯,放慢动作演示起来:“李总观察得仔细。这关键啊,一是在‘转’,二是在‘提’。你看,手腕向内旋转时,要借助一股巧劲,像是把茶香‘兜’住;向上提的时候,速度要匀,力度要轻,感觉像是用气息把它‘引’上来,而不是生硬地拉扯。”

    他一边说,一边分解动作,那清亮的茶汤果然如丝缎般滑入品茗杯,水面平静无波。

    “妙啊!”李总赞叹道,“原来是‘引’而不是‘拉’,这其中的意念差别,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看来我这办公室里的茶具,回去得重新拿出来,好好练练这‘意念’了。”

    “正是此理,”李主任点头,“茶道茶道,重在道心。手法是外功,心静才是内功。心不静,意不专,再好的茶也泡不出神韵。”

    这时,一旁一位一直安静品茶、气质温婉的王丽娟微笑着开口:“李主任这话让我想起古人说的‘茶禅一味’。在这忙碌的公务之中,能有这么片刻,静观水流、细嗅茶香、慢品余韵,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修行,能让浮躁的心沉下来。我们搞文化工作的,尤其需要这份静气。”

    李主任表示赞同:“王老板说得对。茶,说到底是一种媒介,它连接的是人与人,人与心,人与天地。我们通过这一杯茶,感受到的不仅是舌尖的滋味,更是当下的宁静和自在。”

    他转向爱旭,眼中带着鼓励和考较的意味:“爱旭,你刚才说了环境和茶,那你说说,你觉得今天这泡茶,最重要的‘一味’是什么?”

    爱旭这次没有太多迟疑,他感受着口中尚未散尽的茶香,回味着刚才整个行云流水的过程,诚恳地说道:“我觉得是‘敬’。”

    “哦?怎么说?”李主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敬茶、敬水、敬器、敬人,也敬自己这一刻的时光。”爱旭缓缓说道,“我从您泡茶时专注的神情里,从您给我们奉茶时的手势里,甚至从我们大家此刻安静品饮的状态里,都感觉到了一种庄重和珍惜。因为这份‘敬’,所以这一切才显得这么美好,这么有仪式感,让人印象深刻。”

    “说得好!”李主任由衷赞叹,“‘敬’是茶礼的核心。你能体会到这一层,今天这茶就算没白喝。看来你小子的悟性,比你这张只会拍马屁的嘴强多了!”

    众人闻言再次哈哈大笑,爱旭也不好意思地挠头笑起来。

    茶香袅袅中,李主任再次执壶,为众人续上温暖的茶汤。窗外的阳光斜斜照入,在茶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时光在这一刻仿佛也慢了下来,只剩下茶水注入杯中的清响,和朋友们之间会心的微笑。一场原本可能流于形式的公务品茶,因着对茶道的深入交流,变成了一次心灵上的短暂休憩和滋养。

    茶过数巡,壶中的茶汤渐渐转淡,但室内的暖意和融洽的气氛却愈发浓郁。李主任见大家已是满面怡然,便知时机恰到好处。他并未立刻起身,而是从容地将最后一道茶汤均匀分入各杯,笑道:“俗话说‘七泡有余香’,这铁观音的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