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另辟蹊径(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体执行,却见爱旭神色微敛,似乎还有更深处的话要说。爱旭指尖轻点桌面,沉吟片刻,方才继续开口,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多了一丝沉凝与反思:“爸,此外,我还认为,在我们的事业规划里,‘慈善’不应是事后锦上添花的点缀,而应是先行一步的策略。”
莫父眉头微挑,露出愿闻其详的神情。
“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配置,但很多时候,利润的获取,直接或间接地,是建立在他人心血的缺失乃至风险损失之上的。”爱旭的语气很平静,却道出了一个冰冷而常被刻意忽略的现实,“市场的零和博弈属性在某些层面无法避免。当我们的财富实现增长时,某种程度上,往往意味着市场另一端的某些参与者承受了等量的财富缩水或机会损失。”
“这并非原罪,而是市场机制的一部分。但若对此毫无觉察甚至麻木不仁,那财富积累便只剩冰冷的数字,失去了温度,也容易迷失方向。”他继续说道,“因此,主动地、系统性地进行慈善回馈,首先是为了叩问己心,抵消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关隘。它提醒我们,财富的背后是社会性的协作与代价,取之社会,亦当有反哺之心。这是对内,求一个心安理得,格局通达。”
话至此处,他的语气转而变得更为务实:“对外,这亦非纯粹的理想主义。于公司而言,规范且具规模的慈善投入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抵税动作,优化现金流,这是一种理性的财务安排。于个人而言,良好的社会声誉是无形的资产,它能带来信任,降低沟通与交易成本。而在更高的层面上,”爱旭的目光变得深邃,“持续且有效的慈善行为,尤其是在国家倡导的领域精准发力,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它能赢得国家的认可,这种认可,在很多时候,比任何商业合约都更具分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无形的‘护城河’。”
“所以,慈善先行,并非单纯的道德选择,它融合了心理建设、财务策略、品牌管理乃至宏观层面的战略眼光。”爱旭总结道,“它让我们在追求‘阳光下的利润’这条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从容,也更……可持续。”
莫父听完,沉默良久。他看向爱旭的眼神,已经不再是看待一个出色的晚辈,而是在审视一位思想成熟、谋略深远的同道中人。这番论述,将利他与利己、理想与现实、微观操作与宏观站位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套逻辑自洽、进退有度的完整策略。
“好……好一个‘慈善先行’!”莫父终于长叹一声,感慨万千,“虑己,虑人,虑业,虑国。爱旭,你之所思所虑,已远超同龄人,甚至远超许多浸淫商场数十载之人。你所图的这条‘蹊径’,是阳谋大道啊!”
他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欣慰和坚定的支持。他明白,眼前的年轻人,不仅有能力攀登高峰,更难得的是,他早已为如何站稳峰顶、并惠及山脚下的人,想好了每一步。